第132章(第4/5页)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前往郑家庄参加了允礽的葬礼。

等到葬礼结束,这一年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宫里情况如何张樱并不知道,但没了宫里各种规矩的约束,张樱与几个孩子的这个年过得可是有滋有味又有趣,惹得几个孩子竟一改之前对圆明园的抵触,甚至想要留在圆明园多生活一段时间。

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雍正二年刚过去,雍正便试探着对年羹尧动手了。

雍正其实是一个掌控欲很强的皇帝,所以他早前就对

一部分大臣在与自己单独谈话之后,转头就将自己说过的话传得人尽皆知而非常不满。

他一直想找一个由头解决此事。

原本只是想找一个寻常官员开刀,但因为年羹尧在其将张樱贬为妃位并送去圆明园后仍不知收敛,仍旧派人抹黑几家生意,甚至将抓到的那些个往年家丢东西的百姓随意扣上了一个罪名之后,便直接扔进了京兆府大牢的做法异常不满。

于是,他直接寻了个由头将年羹尧斥责一顿,并在之后直接下旨,“严禁泄露面奉谕旨,亦不许轻信轻问”。

年羹尧丢了好大一个脸,在朝中威望受损。

但他并未察觉到危险,只当雍正是随便找了个由头警告百官,自己不过是太过倒霉,所以被雍正挑中了而已。

为了转移注意力,年羹尧直接让人弹劾老九——

纵容下人骚扰民间,不曾约束下人亦不曾阻止。

老九也知道自己以前跟着八哥混了太多年,只是康熙最后一段时间投了诚,却也不曾为雍正登基提供多少助力,所以一直安分守己,就想着雍正能忽略掉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弟弟,不管好事儿坏事儿不要想起自己。

谁知突然飞来横祸,自己好好做着生意,突然就被弹劾了。

老九都傻眼了。

又因为弹劾他的人顺藤摸瓜后确认是年羹尧,老九一度怀疑是雍正想要对自己动手,一时间也不知是否该反驳。

后来还是十三提醒,得知年羹尧此举并非雍正授意,他瞬间就支棱起来了。

不但直接跑到雍正面前伸冤,还反手给了年羹尧一个擅权弄事儿,结党营私的弹劾。

老九的罪名轻微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年羹尧这罪名可就麻烦了。

要知道,雍正去年还特意让人印刷了一份《朋党论》给每位大臣都发了一本,之后一旦发现哪些大臣走得太近也不忘询问“考较”对方对《朋党论》的理解,搞得朝中大臣在上朝之前连说话都不敢聚众太多。

在这般情况下,若年羹尧头上的“结党营私”罪名被扣严实了,即便他有军功傍身,雍正也绝对轻饶不了他。

或者说,正因为他有军功傍身,雍正更不可能轻饶了他。

老九还丢出了一些证据。

年羹尧为了洗脱罪名,不得不主动上交兵权,之后更是为此事焦头烂额,别说是给张樱找茬儿了,连对老九的报复都腾不出空儿。

默默看着最近好看不少的账本儿,不由看向张樱。

张樱笑了笑:“只是找年羹尧要了一些利息,短时间内他必然是腾不出空儿来了,你们的进账也能多出不少。”

默默眨眨眼,意识到了什么:“九皇叔的证据?”

张樱但笑不语。

二月初,三年孝期(二十七个月)结束,雍正决定带人前往景陵祭拜。

也是天公作美,就在雍正一行人启程之前,竟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异象。

虽然张樱知道这不过是最正常不过的天文现象,但在古人看来,这却是一种“亘古难逢之大瑞”,于是不但提前带着皇后与文武百官前往景陵几百,还特意下旨免除了盗窃犯与逃奴等罪名需要挑断脚筋的惩罚。

之后因觉得胤祥这两年立功颇多,又特许胤祥从所有儿子当中挑选一个出来,额外赐封一个郡王爵。

胤祥推辞不受,雍正却觉得这是他应得的好处,于是直接下旨封其嫡福晋所出次子,也即是嫡次子为郡王。

胤祥感激不尽,之后办事愈发尽心尽力。

如今还只是一个贝勒的老八得知此事后心情很是不好,却也知道自己这两年确实大错小错都没断过,也不好多说什么。

八福晋却因此有了怨言,好在老八这次提前发现,严令禁止她有所动作。

八福晋见老八这般郑重其事,也被吓到了,倒是彻底安分下来。

老八尽心办事,不久提出上驷院的马匹太多,主动想出办法裁剪部分。雍正得知此事后,想着他的爵位比小辈还要低确实不大妥当,何况之前将其爵位贬到贝勒,已经查明是他误会,于是以此为由将其爵位升到了郡王。

老八见状也松了口气。

至少证明,雍正并未记恨自己,只要自己不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