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胤禛知道这个问题后, 本想直接找康熙,但细想之后,转头找上了胤祉。

为一点儿尚未发生的事去找汗阿玛, 不但显得大惊小怪、小题大做,还可能让汗阿玛怀疑自己的办事能力。

但找胤祉就没这个问题了。

在所有兄弟当中,也就只有诚郡王胤祉在文人当中有着相对较好的名声了——

因为他不但有着一颗当文人的心, 也确实对汉学研究颇深,康熙一朝, 几乎所有的修书、编书、整理书籍等工作,都是胤祉在负责。

而胤祉本人对文人的态度也颇好, 所以在文人中便有了一定的号召力。

文人的事情找胤祉,绝对不会有错。

胤祉也很愿意帮胤禛。

倒不是因为兄弟情, 而是在太子二次被废之后,胤祉很快意识到自己与皇位的距离着实有些远, 自己仅有的在文人当中的名声也根本没办法当做与其他兄弟相争的筹码。

虽然文人重要,但文人向来也是最容易镇压的。

而没那么被镇压的,已经入朝为官得到了权势的文人们即便对胤祉有好感,也绝不可能因为这一点点的好感就将全部身家性命压在他身上。真正到了做选择的时候, 他们只会选有实权的皇子投靠。

而即便废太子与大皇子两败俱伤, 剩下的胤禛、胤禩哪一个不比他更有实权?

意识到这一点后, 胤祉便打定主意不掺和这潭浑水了。

而他保命的诀窍也简单, 不主动,不结交, 不掺和,但有人找他帮忙,只要不会得罪另一个弟弟就能帮则帮。

到时候不管谁上位,即便不重用他, 总也不会削他。

所以当胤禛找上门来,请他帮忙写一篇夸奖白话文的文章,或者在一个公众场合夸一夸白话文的妙处时,胤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以防万一,胤禛又找了几位在读书人中相当有名的张廷玉等汉臣出面作保。

不管这几个大臣是不是胤禛的人,又对胤禛是个什么想法吧,只是夸一夸白话文的好处而已,实在没什么拒绝的必要。

因为还没有

文人闹起来,所以这些大臣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关键。

他们只以为,雍亲王这是想要为雍王妃造势。

于是没多久,好些读书人心中的大佬们便开始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出白话文的话题,并将其狠狠地夸了一通。

口才好的人想要夸奖一样东西的时候,即便这东西并不好,也能将其夸出花来。

而其中,又以时间最充裕,与文人相聚最多,也养了不少门人清客的胤祉及其门人夸奖得最有理有据。

于是没多久,本来想要闹事儿的读书人们便发现,自己仰慕的大佬们纷纷为白话文站台。

嗯……

大佬都说好,白话文应该是真的好吧?

一时间,原本自恃身份的读书人们都变得迟疑起来,甚至有不少人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坚持是否正确了。

而雍王妃也不曾闲着,她果断找到了与自己合作的那些嫡福晋们。

那些个皇室宗亲与权贵大臣们的嫡福晋这段时间跟着四福晋写书,虽然一开始也磕磕绊绊,但很快就渐入佳境,摸到了门路——

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材,用白话文书写有什么难度?再不济,她们还能花钱请人帮忙润色不是?

其中一部分夫人对四福晋给出的选材实在没什么兴趣,却得到张樱提点,另辟蹊径,几人合伙儿选定了衣着打扮、妆容服饰与首饰搭配等方向的内容,然后以此为基础搞了一本一月一出的杂志。

别说,这样的杂志一经发出就受到了不少夫人小姐们的欢迎,每月的销量也一直在稳定增长。

而不止在京城,这份杂志在京城之外甚至受到了更夸张的欢迎。

许多地方都卖脱销了,还从京城调货补了好几次。

这份充满了奢华气息的杂志,在底层百姓当中也相当受欢迎,因为大家都很乐意从这样的杂志中窥视那些权贵贵妇人们的私生活,顺便还能从杂志中提及到的各种在现实生活中甚至听都没听过的“顶级奢侈品”开阔一下眼界。

因为这本杂志,许多说书人一度改变了只说话本儿的做法,每隔几天总

会将杂志中的某个篇章拿出来细讲一遍。

听众们反应相当热烈,给出的赏钱都比过去多。

而还有一部分福晋既对雍王妃的选材没兴趣,也对华服美食等不感兴趣——

她们更爱八卦。

于是在张樱提点下,这些福晋们干脆将自家的奴才全派出去打探消息了,而一旦遇到什么有趣的,他们也都会在挑选之后刊登在自己办得八卦杂志上。

一开始其实没多少人注意到这份八卦杂志,毕竟说人家长里短总是让人觉得上不得台面,虽然很多人都喜欢看,但真正愿意为了这些八卦而付钱的,就少之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