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漆器(第6/7页)

还有一点时间,就先把今天收回来的生漆搅拌搅拌,然后用无尘布过滤掉。

这些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漆里面有一些渣滓,过滤下来的就是漆渣,没法用。

过滤后,也还不能直接用,要等氧化。

虽然要带两个小孩,但是她也不能忘记做自己该做的事。

沈声默耐心的操控着,小心翼翼,然后把大漆放在阴干房里,等待发酵氧化。

大漆不能直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的,会晒坏。

就这样,过了一晚上。

翌日清晨,两个小朋友们接连起来了。

任谁看到了他们现在的这个模样,都要忍不住惊呼一声:好家伙!

不仅是脸又红又肿,眼睛也是又红又肿,不仅眼眶红肿,眼珠子也是布满血丝。

布满血丝自然是因为没有睡着,原因是……熬夜写报告了。

两人谁也不服谁,本来都不想好好写的,就想着蒙混过关,但不知道是谁先开启了嘲讽的技能,然后就开始对着干了起来。

于是两人都想写出一份比对方好看的报告。

这一对着干,就熬夜了。

沈声默对他们认真敬业的精神感觉到深深的敬佩,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干劲,长大以后,一定是老板心目中的好员工吧。

这种行为该怎么形容……哦,这就叫做主动内卷啊!

“报告我来看看。”

随着沈声默发号施令,两人挨个上交割漆报告。

人家熬夜写,沈声默也不能辜负他们,果真很认真的开始查看了起来。

只不过由于水平受限,他们的报告透着一股子小学生体,要形容的话,大概就是这样的:

啊,今天天气真好,天真蓝,我们和小姑姑一起看漆农伯伯割漆……巴拉巴拉,漆农伯伯实在太辛苦啦!

这种,画风。

而他们对着干的成果、他们内卷之后的成果,就是让每个人的割漆报告都变得特别长。

用数量压倒质量。

于是,他们连在路边看到了枯掉的狗尾巴草、连遇到的老农手指上有伤都要写一写,字体还写得格外的认真。

虽然写得很流水账,知道他们的年纪,沈声默在报告这点上待他们也没有太严苛。

毕竟她想培养的是漆器传人,而不是文学大师。

“还不错,丝丝的观察能力很强,小宇的态度也很认真,字写得很好看。”沈声默点点头,先给了一个枣,却又给了一巴掌,她问他们,“但是,我说的怎么没写进去呢?”

有但是,没好事。

“什、什么?”两个小孩本来还在得意洋洋各自获得了好的评语,听到但是之后的内容,直接懵了。

“古时候,人们用贝壳接漆,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吗?为什么没写进去?这是和漆器相关的内容,是最该被记录下来的东西呀。”沈声默耐心解释。

沈丝丝和沈宋宇沉默了起来。

这种感觉,简直就像语文老师拿着她整理出来的名人事迹作文材料,问你为什么没背完一样。

也像好不容易写完一篇作文,自己觉得很满意了,字数那么多笔画那么认真,结果最后得到了老师三个字的评语:跑题了。

沈宋宇直接放弃了抵抗,低头要哭哭。

沈丝丝还在挣扎,小小声说道:“我当时没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事情。”

好吧,就是忘了。

沈丝丝也低头认错了,有些愧疚的样子。

脑子都晕晕乎乎的了,哪儿还记得那么多?

沈声默看他们几眼,并没有责怪太多。

她道:“跟我来。”

随后,把他们带到了阴干室。

阴干室对着湿度和温度有着严格的控制,不仅用来发酵大漆,还要用来烤制、阴干漆器的坯,所以算是这个工作室的核心。

来到阴干室后,沈声默拿出昨天收割回来的生漆,指着问他们:“看看这是什么?”

小孩子探头,能看到一坨黏稠的褐色的液体。

沈宋宇:“一坨巧克力酱?”

笨蛋沈宋宇,这怎么可能是巧克力酱?沈丝丝翻了个白眼。

她抿唇,然后说:“这是小姑姑想要考我们的东西!”

沈声默:“……”小姑娘,你很聪明,但用错了地方。

但两个小孩积极回应她的态度,她还是欣赏的,虽然小孩子好动的毛病他们有,但他们也是有好学的心在,这样就是能教的。

“这是我们昨天收割回来的大漆。”沈声默搅弄桶里的大漆,一边对两个孩子解释道,“一开始,刚刚割出来的漆是乳白色的,但经过氧化后,逐渐便褐色,彻底氧化后就是黑色。我们有个词语叫做‘漆黑’,形容的就是这种颜色,还有个成语叫做‘如胶似漆’形容的就是这种黏稠感。”

一番话,虽然前半部分氧化什么的对于小孩子来说是难懂的,但是后面沈声默说的“漆黑”和“如胶似漆”,把一段难懂的化学变化过程解释得生动而明了,有了画面感,两个小孩就有些听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