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5页)

康熙也没想过能瞒得住太皇太后的眼睛,再则苏麻喇姑是他的启蒙师傅没错,但是同时也是太皇太后忠心耿耿的心腹。

太皇太后不问的话,苏麻喇姑大概率是不会说的,但是如果太皇太后要问的话,那么苏麻喇姑也是大概率不会不说的。

所以从一开始,康熙也压根没打算瞒过太皇太后,不过不打算瞒着,不代表康熙会当众承认,毕竟他还不至于这么傻。

太皇太后自然没有信了康熙的鬼话了,但是他这个做孙儿的愿意哄着她这个皇玛嬷,太皇太后也是高兴的。

经历了自己儿子的事情之后,太皇太后也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孩子逼得太紧只会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所以对于康熙这个孙儿,太皇太后就换了另外一种方式,不过也确实是因为康熙的性子和世祖不一样。

所以他从前宠爱马佳氏和王佳氏也好,后来宠爱郭络罗氏和乌雅氏也罢,太皇太后都不怎么插手,除非她们斗争得太厉害,祸及康熙和皇嗣。

之前太皇太后不怎么会插手,现在的戴佳氏自然也不例外了。

之前心里不高兴,更多的是因为康熙的做法和涉及到了小太子,这两点简直生生地戳中了太皇太后的软肋,让她想不插手都难。

“戴佳氏是个好的。”太皇太后道,“既然保成亲近你,那日后你就多费点心思照顾照顾他。”

静好原本以为康熙和小太子来了之后,她就充当背景板了,哪知道猝不及防的就被太皇太后点名了,尤其是她竟然让她照顾小太子?

虽然听太皇太后的意思也不是说要她抚养小太子,毕竟小太子是元后所出的嫡子,别说是静好这样的贵人了,事实上就连佟佳贵妃都不可能抚养他。

除非哪天她当上了皇后,这才勉强够资格。

但是即便如此,也足够让静好觉得意外了,她不知道太皇太后这么说是提前和康熙说好了,还是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但……

静好看了一眼示意她点头应下的康熙,又看了一眼故意板着小脸装作不在意但是小眼神却暴露了他真实情绪的小太子,最后静好只能硬着头皮郑重其事地接下了太皇太后交给她的这个重任。

“哀家也不求别的,就盼着多个人照顾保成的衣食住行。”太皇太后道。

“太皇太后放心,嫔妾定会尽力照顾太子殿下。”静好应承道。

于是静好今天去了一趟慈宁宫之后,就给自己领了一个大任务回来了。

虽然康熙之前已经拍板让她多照顾小太子,但是现在就连太皇太后都这么说,那这件事就已经是铁板钉钉,不是静好随随便便就可以推卸的。

——

今天苏麻喇姑是在承乾宫门前就把静好给请走的,那时候泰半的嫔妃都没有离开,所以关于她被太皇太后请去慈宁宫的消息,不一会儿就传开了。

和静好一开始想的一样,有的人也在猜测太皇太后派苏麻喇姑来请静好是不是因为宣贵人的事情想要迁怒静好,或者敲打她?

“要是真的被太皇太后怪罪下来那戴佳氏可有得倒霉了。”荣嫔幸灾乐祸道,虽然她不确定事情是不是她猜测的那样,但是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足够让她高兴了。

惠嫔听到荣嫔这话,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太皇太后要是真的要怪罪戴佳氏的话,也不会特意让苏麻喇姑来请人了。”

谁不知道苏麻喇姑是太皇太后的心腹,她在宫中行走的时候代表的就是太皇太后,等闲不会出面。

而且她刚刚可是瞧仔细了,苏麻喇姑对待静好的态度并不差,甚至算得上温和,或许这一方面是因为苏麻喇姑为人和善,守规矩,但是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代表了太皇太后对静好的态度?

惠嫔心想,要是戴佳氏过得了太皇太后这一关的话,那么日后有必要和她交好了。

惠嫔和宫里大部分的嫔妃一样,都是会审时度势的人,当初明明她和静好有嘎鲁那一层关系,理应该走近一些的,结果谁能想到静好一入宫就得罪了宣贵人,从此没有了出头之日。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惠嫔自然不会亲近静好了,但是谁能想到她还有咸鱼翻身的一天?

惠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当日的那一场“告密”,直接把静好送到了康熙的面前,她只知道如果静好得宠的话,那么她和静好结个善缘也无妨。

“这又关你什么事?”一见到惠嫔,荣嫔比看到宜嫔她们这些后来居上的嫔妃更加不高兴。

原因很简单,当初她们前后脚入宫,明明一开始得宠的人是她,为皇上诞下第一个儿子的也是她,结果现在她的承瑞早就夭折了,而她也失宠了,反倒是惠嫔这个不受宠的生下的儿子成了皇上的皇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