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碎了(第2/3页)

就连系统都不行。

但到了此时,感受着与这团雾气若有似无的联系,阮渔隐约感知到,都可以。

什么都可以?

我,或者给我们一起看,都可以吗?

她这样想了,于是就这样问了出来。

雾气没有回答,但下一刻,它扩大了体积,粉红色细密到看不见的水滴充斥了整个空间,遮挡了所有人的视线。

在众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它又变了。

这里暗了下来,宇宙被它折射,呈现在了这个小小的空间里。

放大、再放大,从浩瀚星球到银尾星,只用了一息而已。

再然后,就像是人穿过了星球,在太空出看着那颗银尾星逐渐在自己眼前放大,瞪大眼睛的时刻,厚重的大气层扑面而来,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被砸进了星球里。

坠落、再坠落,风声在耳畔响起,失重感陡然出现,三秒后他们砸入了深蓝色的海洋。

下潜、再下潜,到蓝黑如墨的深海里去,到最深最黑的海底去,没有窒息感,没有冰凉咸湿的海水味道,但他们知道自己正在潜入海底。

嘭——

脆弱的肉体凡胎穿破了坚硬的岩石层,在海水内爆发出一阵破裂轰炸声,冲击波自人体向周围四散,碎石灰尘搅起浑浊。

一百多人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有了一百多个爆炸点,周围的水域被搞得一团乱遭。

然而,他们顾不上感叹这副场景了。

最坚硬的钻头也无法达成他们现在的成就,地表在他们眼前碎裂,让出来一条继续往下的通道。

地表之下是什么?

人类可以钻破星球么?

地幔对流层里有生物吗?

地核的实物又是什么模样?

对于研究相关领域的地质学家与考古学家来讲,这一趟旅程大概是意外之喜。

雾气不是在胡编乱造,哪怕五感总是会少了那么好几个,但场景模拟得格外真实,磁场重力等逻辑全部在线。

他们穿过了岩浆。

他们抵达了最后的目的地——银尾星的地核。

时间停滞,眼前的一切再无变化。

这是什么?有人想问。

难道所谓的“真境之眼”,就是带我们从星球外到星球内部吗?

这有什么意义呢?

与在场的其他人都不同,阮渔自始至终,就不曾跟他们有着同样的感受。

她看着周围的人出现在黑暗的宇宙中,看着银尾星出现在他们的眼前,看着星球逐渐放大到纳入了他们,看着众人坠落到深海又钻破地质层在黑暗中偶遇岩浆获得短暂光芒,而后再度恢复黑暗,抵达了地下不知道多深的地方。

她听到有人低声地说,这里可能就是银尾星的最内部,地核里的内核。

阮渔伸出手,“触摸”到了屏障。

那是,看不到闻不见摸不着,只能感觉到的存在。

她想起来关于真境之眼的备注,上面有一句话是,“三维空间只是四维的投射”。

她生活在银尾星,这里就是三维,阮渔可以理解什么叫做三维投射成二维,但她无法设想四维的模样。

我此刻处于的地方,就是四维吗?添加了时间和空间的高维度存在吗?

阮渔仰头,原地转了一圈。

有人注意到了她的动作,部分人紧紧地盯着她,部分人学着她同样朝着四周看去。

阮渔停下。

她扭头,看向了大家。

她在这里,又不在这里。

所有人在地核中,阮渔也是;可她同时又不在那里。

雾气模拟了银尾星,将诞生在这里的他们尽数囊括,带他们去往了人类暂时无法企及的地方。

又把阮渔分作两半,一半跟他们一起,去往了银尾星内部;一半单独放置,留在了孤寂无声的另一个时空之内。

另一半的她看到,汹涌的地核内,碎裂的蜘蛛纹遍布球体,有许多地方已然有了破洞窟窿。

有莹白色的细丝在球体上飞速游动,拉着那深不见底的裂缝,用尽全力地维护着这颗将碎未碎的球。

可是,它太破了。

就像是一块澄澈通透的玉牌,如果只是有一两道裂痕,那么,用技术进行修复并不算难。

可它要是遍布细碎裂纹,别说拿起来了,只静静地摆放在那里,就让路过的人心有怜悯,生怕说话声音大了会震到它。

再者,其上还有不少地方是残缺的,平面有不少凹陷的位置,不知道那些部位都碎到了哪里。

这样的话,又要怎么去修复?

连最手巧的师傅怕是都要遗憾地说一句,别修了,就这样吧。

丢掉,或者收好存起来,想要的话就再买一块相近的、类似的,聊以抚慰罢了。

但玉牌可以丢弃,或许可以得到第二块更好的,银尾星会有第二个吗?

他们人类失去了银尾星,又怎么存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