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访客(第4/4页)

刘赟对于董承此人观感一般,认为这人为人处事有些“想当然”,且性格很是强硬,过于盲目自信。

刘赟听得董承来访只觉得奇怪,但既然对方亲自上门,也没有叫他吃闭门羹回去的道理,于是依然吩咐下人将他请了进来。

董承坐了下来,先同刘赟寒暄过一番,打了约莫两刻钟的太极后,才缓缓说明来意。

他称自己如今拿到了皇帝刘协的诏书,准备联合那些看不惯曹操行事的朝中大员和忠心汉室的世家子弟,对近来权柄越来越大几乎盖过皇帝的曹操进行诛杀制裁,以达到光复汉室的目的。

刘赟听了董承这话后,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董承看刘赟既没有表示赞成又没有反驳,以为对方还在考虑当中,便对着刘赟再加了一把柴。

“我已着人同本初(袁绍)商定,若是真有个万一,他绝不会坐视不理,必当起兵勤王,光复汉室。”

刘协在太平时候做个少年皇帝兴许无功无过,若在这种动乱之时想不借助外力坐稳地位实在太难。

不论曹操过身后谁接受朝廷这盘,想来都不会将大权再交付到刘协手上,刘协始终还是那个傀儡皇帝,并不一定会比此时境遇更好,若是再来个心肠更狠一些的,保不齐就废了刘协自己称帝了。

在刘赟看来,曹操性格上虽然有些缺陷,不招董承等人承认和喜欢,但本身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对军队约束得当,也愿意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使他们远离战火和饥饿,得以在他的势力范围里有尊严的生活,这就够了。

袁绍能力并不一定比曹操更强,他若想干掉曹操上位,朝廷必当重新经历一番血雨腥风,刘赟也实在不明白,再重演上当年的情境一遍对皇帝本人和百姓们有什么好。

想到这里,刘赟忍不住对着董承反问道:“将军又怎知袁绍不会是下一个曹操?

董承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爆棚,对着刘赟继续分析:“袁家四世三公,世代忠良,本初才智过人,名动天下,对陛下又是忠心耿耿,安能与曹贼等人相提并论?有本初在,光复汉室便是指日可待。”

“光复汉室?”刘赟冷冷一笑:“早在刘宏荒唐,董后乱政,朝廷四分五裂,黄巾军震动京师之时,就再没什么汉室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