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新作物(第2/3页)

阿玛、额娘教导他们说话做事之前要先自己做实验,弘暄能说出今天这番话并不是纸上谈兵。不管是庄子上玉米红薯的种植,还是收获他们兄弟都跟着干过。书册上记载的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参与过。

三兄弟里弘昛被养的最娇气,他当初也跟着去掰玉米,还推过两下石磨,虽然没有推动。

“弘暄啊,你这个红薯就带了这么点儿?你说的这么好,你汗玛法没尝过怎么相信。”胤礽对着弘暄眨眨眼。

胤礽也是去年中秋才从女儿哪里吃了两根红薯,说实话真的好吃。要不是他那时候还软禁在毓庆宫,十四弟又不在京城,他早就跑去十四弟府上吃个痛苦。

如今可是难得的好机会。

胤礽绝不承认自己嘴馋,他觉得自己是在帮着十四弟。没错,他就是如此一个好哥哥,帮着弟弟增加在汗阿玛心头的形象。

大概胤礽自己都没发现他说红薯的时候吞了吞口水,弘暄有些哭笑不得。这可不能怪他,皇宫规矩森严,除了这个二伯,其他的皇叔、皇伯家,他们都有送一些。

最惨的应该是汗玛法和玛姆,到现在都没有吃过。

“那倒不是,阿玛走之前也说过,最好趁着今天让大家伙都尝尝。我们拉了一马车过来,如今就在宫门口呢。”

这次不用康熙吩咐,李德全很自觉地让人去把东西运进来。

趁着检查运输的这点时间,弘暄继续说道:“这个红薯做成粉条也很不错,冬天的时候放点猪肉白菜炖上一锅那叫一个香。”他这话还没说完,弘昛就吸吸鼻子舔舔嘴角,猪肉粉条他也喜欢啊。

“弘暄你故意的,二伯肚子里的馋虫都被你勾出来了。改明儿你入宫把那个什么粉条也带来让我尝尝,不然我就让你,让你大姐姐去府上要去。”

弘皙跟着十四去了湖广,弘晋被他打包直接扔到军队,如今毓庆宫能外出走到的男丁一个也没有,他想来想去也只能把大女儿提溜出来。

十四弟不在,大女儿去再合适不过了。

胤礽插科打诨,其他阿哥不吱声,大阿哥是不相信却不敢说,四阿哥是不会接自己亲弟弟的短,而且他也是个关注民生的,若十四这个东西真的能让百姓过得好,他心里也高兴。惟有十阿哥对此不感兴趣。

不,不能说不感兴趣,是他早就吃腻了。皇阿哥里大概只有他跟老九一家吃的最多,刚开始确实很新鲜,吃了两年他已经能用平常心对待。

红薯拿来,康熙竟然要亲自动手烤,他把弘暄叫到身边,然后就看到弘暄很熟练的点火翻转。

康熙:……

这模样一看就知道是老手,他想了想把弘暟、弘昛都叫到身边,让他们也跟着烤几个,结果就连被胤礽塞过来的布耶楚克都烤的像模像样。

他终于相信弘暄没说谎,他是真的懂。

弘暄烤的给了康熙,弘暟给了德妃,弘昛想也没想给了太后。太后接过来高兴的合不拢嘴,直接搂着人心肝肉的叫着不让走。

剩下布耶楚克,胤礽心想这回应该轮到自己了吧,结果布耶楚克跑到郡主那一桌给了她亲姐姐。

揭下皮小心的咬了一口,唇齿留香,康熙连着说了三个好字。“弘暄,你们府上的红薯和玉米汗玛法都要了,你想要什么尽管说。”要了别人这么多东西,他心里也在想着要给十四什么东西补偿。

哪知弘暄摇摇头,“阿玛说这些本就是先给汗玛法的寿礼,我们什么都不要,只要汗阿玛万寿无疆。”

这话出口整个宴会上非一般的安静,紧接着所有人都站起来跪在中间,“愿吾皇万寿无疆。”

“好,好,众卿平身。十四贝勒纯孝赐封号睿。”

睿贝勒,这个封号一出,众臣心思各异,胤礽的眼神微闪嘴角浮现一丝笑意。睿有深明通达的意思,它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古人对皇帝的称赞。

像大清的前睿亲王多尔衮,这个据说当初被寄予厚望的人。若不是天可汗去世的突然,皇位轮到谁还未可知。

一个睿字就能看出如今十四在汗阿玛心里的地位。

如今的大清可没有嫡子跟十四争夺皇位,只要这个作物真有弘暄说的那么好,十四上位怕是指日可待。

胤礽能想到的,其他人心里或多或少也有这个意思,从老十往下的皇阿哥肯定是无所谓的,上面的几个皇阿哥,最不敢相信的还是老大。倒是老四这个同母的哥哥依旧面无表情,如果仔细看会发现他嘴角有意思苦涩的微笑。

苦涩大概是知道自己没戏了。四阿哥有野心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太子被废老大有勇无谋老三温文儒雅,剩下的弟弟们还小,他才会渐渐起了这心思。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争,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