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页)

墙上桌上还铺挂着好些白纸,墨迹崭新,铁画银钩,看着就是方玉的手笔,端正稚嫩,是喜哥儿的字迹。

甜酿认识喜哥儿的字,觉得比以前长进不少,再看方玉的字,刚健柔美,笔走龙蛇,觉得写字者胸中颇有锦绣。

她的字是施少连教的,算起来教的时日并不算多,施少连和方玉的字风格迥异,方玉稳重雄健,施少连行云流水,各有各的好看。

“二妹妹再不长进些,喜哥儿的字都要比二妹妹好。”

她咬牙:“大哥哥往日多善解人意,说话令人如沐春风,如今也愈发尖酸刻薄起来。”

他忍俊不禁,俯在她耳边道:“想个法子,以后妹妹每日也到我的书房来坐坐,我领着妹妹写几个字,可不能被喜哥儿比下去。”

甜酿一脚踩在施少连靴上,他皱眉,轻嘶一声。

方玉听见声响,疑惑回头,见窗边两人,肩挨着肩,兄妹两人神色各异。拱手向两人问候:“施兄,二小姐。”

“大哥哥和二姐姐怎么来了?”喜哥儿也是惊讶。

“你二姐姐想吃面。”施少连笑道,“想领着你一道吃面去。”

“好耶。”

“那就……先生今日早日放学?”施少连向方玉拱手致歉,“放我家小学生偷一会闲?”

甜酿也朝着方玉拜了拜:“叨扰先生了,不该这个时候来……”又看看方玉,“先生教得真好,喜哥儿的字写的愈发的好了,都赖先生辛勤教导。”

“无妨,无妨……”方玉也笑朝两人作揖,“时辰不早,也快下课了。”

喜哥儿乐滋滋地收拾书袋,方玉吩咐了课业,把兄妹三人送出书室。

甜酿朝他温婉一笑,牵着喜哥儿低头往外走。

施少连提着喜哥儿的书袋,又同方玉说了几句闲话,两人辞别,方玉见施少连赶上前头两人,喜哥儿一左一右,牵着哥哥姐姐的手蹦蹦跳跳往外去。

起初冰人来说,哨子桥下有个施家,家里做着好大的营生,有个貌美的二小姐,起初许了户极好的人家,只是在成亲前,施家发现这二小姐非施家亲生,是外头的孤女,于是婚约作罢,女孩子年纪大了着急嫁,家里祖母又疼爱,想再寻门亲事,又喜欢那等读书懂礼的年轻学子,正好这冰人又认识方母,这才把方玉推出来。

后来施家请他来做西席,为了酬金他也愿意来,心里也明白施家有那么些相看的意思,和甜酿见的第一面,两人还喝了一壶茶,说话也融洽,只是这婚事,便没人再提起过。

他刚才听见窗外动静,扭头看见兄妹两人并肩站着,心头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兄妹三人径直去了厨房,厨房有长桌长凳,是下仆们吃饭的地方,这时候太阳才西斜,厨房正在洗菜切菜,要准备家里晚饭。

仆婢们见大哥儿和二小姐,喜哥儿一道进了厨房,倒是吓了一跳。

“先煮三碗长寿面来。”施少连唤人,见厨房备着的菜:“要黄芽菜火腿的汤,随意弄两样小菜。”

井里有湃得冰凉的红樱桃,也端了一碟上来,面碗也相继端上来,这么热的天,又未到吃饭的时辰,甜酿捧着面碗看着左右兄弟,见喜哥儿一筷子捅下去,在面碗里搅一搅,旋着筷子卷起一坨,张大嘴往嘴里塞,热汤熏得满头大汗,含含糊糊道:“好香。”

闻着碗里的香气,她也开始觉得饿了,握起筷箸,挑着面线哧溜吸入口中,不知怎的想起了那年,她和施少连在寺里同吃一碗长寿面的情景,那是七年前。

施少连看着她,温柔浅笑。

一切的开始,可能就始于那一夜。

夜里实在是热,门窗都闭着,床上铺的凉簟被体温熏得滚烫,一只手探出绡纱帐,床间旖旎风情一览无余,他将她从床上抱起,边走边动,舔着她脸颊上的汗珠:“去浴房弄。”

浴房乱糟糟,甜酿累得手足绵软,纤腰欲断,挂在他怀中抽泣,他嗅着她身上的香气,突然道:“有点想念那只香橙。”

甜酿睁开眼,小声嘟囔:“什么香橙?”

“没什么。”

七月初一,况家全家人往广善寺去上香,况夫人捐了五十斤香油,一来保佑苗儿怀胎顺利,二来也替薛大嫂祈福,拜过菩萨之后,知客领着在寺里吃过一顿素膳。

况苑有些心不在焉,身旁的薛雪珠一袭缟羽素衣,给他挟菜:“官人多用些。”

“多谢娘子。”

他们夫妻两人向来话不多,相敬如宾,薛雪珠性子内向,况苑行事稳健,一娇小一高大,外人瞧着颇为般配的模样。

“哥哥今日怎么有些东张西望的?”况学打趣自家大哥,“寻谁呢?”

“天热,寻风从哪边吹来。”况苑皱眉,不咸不淡的应况学。

那一整日,广善寺都没有杜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