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第2/6页)

反正自家郎君在三郎君面前,从来都是直率坦诚,甚至不惜自己骂自己。

早已习惯。

然后就听施韫接着道:“而商队在经过的时候,总要歇脚,还会进行贸易,那么势必会带动这里的商贸之事,也幸好你在这里,让咱家占了个先机。”说着,他就笑起来,“我家三郎就是有出息,厉害得紧,回头为兄就给爹娘写信,相信他们也是欢喜的。”

可是这一切对于施墨来说,却有些新奇。

因为他从一开始并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结果,他只是做着仙人和郡守叮嘱的事情罢了。

如今细细想来,便发觉其中关联颇多。

随着厂子里面的人在基础教育上的提升,直接结果就是带动了他们的快速进步,并且强力推进了各种建设的效率!

旁的不说,光是那些上山背石头的都已经可以给自己计数了,下山的时候还能自己写下今天做了什么,进展如何,不再需要别人代笔。

而且更关键的是,随着他们识字变多,并且对数字变得敏感,就让那些琅云给的图纸不再是天书。

就算对立面的条条框框还有些闹不明白,但是起码的有关于砂浆的配比、烧制的时间、房屋的间隔之类的事情,都能有很直观的认识。

这听起来是小事,但却能省去了解释的时间,不少学得快的也能从基础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试着做一些技术活儿。

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建造进程被大大推进。

这一切改变都是悄无声息的,但却实实在在的体现在了工程进度上。

可作为教授他们知识的老师之一,施墨一直没想到这些。

究其原因,便是因着施家三郎是学文的,而在如今这个时候,大家都是文科生,想要走理工科的多是用工匠代称,并不成体系,有了经验也不过是口口相传,并不成体系,也无人意识到要打下什么基础。

现在有了针对性的“扫盲”教育,使得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得到提升,连妇人们都各有所长的时候,效率自然会跟着上来。

那要是,把这些推广到郡内所有百姓呢……

想到这里,施墨的眼睛越来越亮。

于是他便对着施韫道:“大哥,我有事儿要去和莫夫子谈。”说着,扭头就要跑。

结果草帽就掉了。

施韫赶忙伸手帮他扶正,平常总是无比精明的施家大郎现下却只有一脸无奈:“什么事儿这么着急?”

施墨灿烂一笑:“利国利民的大事!饭就不吃了,下次再说吧,到时候我请哥哥喝酒!”

说完,就一路小跑离开了。

而小厮有些忐忑。

毕竟自家郎君最厌烦的就是出尔反尔之人,刚刚还说人家是“竖子”呢。

结果一抬头,就看到施家大郎一脸感慨的看着自家小弟的背影,满面欣慰:“瞧,小弟还记着我爱饮酒,真是贴心。”

小厮:……

这双标得真是明明白白。

另一边,施墨已经跑到了莫夫子的屋子前。

如今,莫夫子已经住上了新屋子。

虽然对于这个不带院子的地方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但莫夫子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妙处。

光是里面纯白的墙壁,就让莫夫子格外热衷。

这会儿施墨进门以后,就看到了墙上又多了夫子的新作。

并不是画在纸上,而是直接画在墙上,看上去颇有一番意趣。

见他来了,莫夫子便招手道:“你且过来瞧瞧,为师这新作如何?”

之所以喊他来,是因为施墨欣赏水平不错,而且总能看出一些细微之处的深意,也能指出一些问题。

而施墨则是先把原本要说的话咽了回去,乖乖走上前,在莫夫子身边站定,昂头盯着墙上的画看了一阵,然后就从用笔用墨、表现手法、细节处理等等众多方面进行了赞美。

莫夫子边听边笑,末了摆摆手:“你这嘴巴倒是甜得很,说吧,是不是有事儿要和为师讲?”

施三郎微愣:“夫子怎么知道的?”

莫夫子伸手点了点他,颇有些无奈:“若是平常,你定然要念念叨叨说这样的画要画在纸上,不该往墙上涂,今儿一反常态全是好词儿,摆明了就是没走心。”

施墨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什么都瞒不过夫子。”

而后,他便坐下,同莫夫子说起了自己刚刚的见闻以及所思所想。

莫夫子一直点头,毕竟这些都是切实发生的,无论是铺的路,还是建的房子,全是真真实实的摆在那里,做不得假。

一直到听闻施墨说起“若是教育铺展开来,于国大有裨益”的时候,莫夫子终于顿住了动作,敲打椅子扶手的指尖也停了下来。

施墨跟在他身边时日长,知道这是自家老师在深思的表现,于是便不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