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番外·相遇(第2/4页)

对额娘发烧,弘历一向是有些旧日梦魇般的情绪在的,听说此事不由大发雷霆。

宋嘉书烧的迷迷糊糊,并不知道外头弘历在发火,她只觉得自己魂魄似乎悠悠荡荡,到了很远的地方。

身子如同躺在一片温暖缓慢的河流上,不由自己掌控的漂流而去。

宋嘉书心里说不出的悲伤:我辛辛苦苦十八载,如今才做太后第二年,老天爷就给我收走吗?这命未免也太苦了吧。

当她从迷糊中睁开眼睛时,眼前的宫殿规模,宫女服制都很眼熟,是慈宁宫的样子,但其中摆设和宫人的脸容她都不认识。

“太后娘娘。”显然也是贴身伺候的宫女,非常麻利地扶她起身:“您前两日有些着了风寒,今儿午睡后倒是看着好些了。太医已经在侧间候着了,皇贵妃娘娘也在外头等着给您请安呢。”宫女又殷勤道:“皇上和皇后娘娘亲自去宝华殿祈福了,当真是对娘娘您的孝心。”

宋嘉书不明所以,一概只是听着,也不怎么搭话:说来也奇怪,当年是钮祜禄氏原身发烧,她的魂魄才到了钮祜禄氏身上,如今是自己发烧烧的晕头转向,怎么魂魄还是上了别人的身?难道她的魂魄力量特别强?属于一霸的那种?

她在胡思乱想中,被两个宫女扶到了镜子前头。

看着这张脸,宋嘉书忽然有点明白了,镜中人看起来,已有六十余岁,看起来比自己要大二十岁,大约是年纪的缘故吧。

随着太医把脉,宋嘉书便状似无意的开始套消息。

“哀家昨夜梦到先帝爷了。”虽然还不知道她是哪位太后,但既然是太后,先帝爷总得有:“今年倒想着多为先帝爷手抄几本经书。一会儿便为我备下纸笔。”

旁边宫女便道:“如今才四月里,离着先帝爷的祭礼还有四个多月呢,娘娘才好,何苦现在就抄起来。”

宋嘉书默默一算,那先帝爷还是雍正爷。

她的思绪转向了另外一个疑惑:方才宫女说,外面皇贵妃等着请安,皇贵妃?乾隆一朝哪里来的皇贵妃?倒不是没封过皇贵妃,而是封过的皇贵妃都是临死的荣耀。

随着皇贵妃进来,宋嘉书忽然有种非常玄妙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明显是共通的,宋嘉书就见对面这位皇贵妃,眼睛中也流露出同样的怔忪。

宋嘉书抬头按了按额头,又有些看不习惯自己骤然松弛长着皱纹的手,就又放下了,只道:“哀家这一病,当真还有些头疼。皇贵妃,你坐吧,陪哀家说说话。”

宫女忙搬来绣墩。

见太后娘娘摆手,宫女就带着人都退下去:这宫里的事儿水深,太后娘娘早些年对皇贵妃娘娘一直不怎么喜欢,直到皇上有一年病的厉害,当时还是贵妃的高氏义无反顾进去照顾皇上,太后娘娘看她才顺眼了些。

起码不会一提起高氏来就撇嘴了。

而皇上,偏又是一贯偏向皇贵妃的,有时候夹在亲娘与爱妾之间,都有点为难,何况是她们这些下人,太后就算不摆手,她们都恨不得跑路退下呢。

宋嘉书看着眼前的人,半晌才问道:“你是哪儿的人?”

眼前这位皇贵妃道:“臣妾高氏是京城人,不过……”她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面上未笑时,眼睛里就会先荡漾起笑纹:“但您问的是不是故乡?”

宋嘉书点头。

就听高氏道:“故乡太远了,只怕回不去了。”

宋嘉书也难得涌上一阵茫然:“是啊,那真是太远了。”

还不及伤感完,就听高氏继续道:“但无论在那里,五星红旗的光芒永远照耀着我们。”

宋嘉书又不由失笑,这从前应当是个很活泼过得很快乐的姑娘吧。

高静姝也看着眼前的老人:“您这有点可惜啊,这一过来就是太后,还是……”老了的太后。

宋嘉书莞尔:“不,我并不是一过来就是太后,我也等了十多年。只是不在这,今日也不知道怎么忽然到了此处。”

跟一个有同样经历的人说话,就是很痛快,宋嘉书就见她很快了解了,甚至还伸手给自己比了个“OK”的手势:“懂了。我总觉得,这个朝代被人穿的太多,以至于发展出了各种平行世界。”然后又有点向往道:“唉,若是我去您的世界就好了,有老乡在多好啊。”

两人甚至还交流了下之前的工作。

宋嘉书按了按越来越沉的头,只道:“估计我在这里呆不久。”她总觉得累,且什么也想不起来,这个身子也觉得难受。

高静姝想了想:“应该只是像电话串线了一样,您很快就会串回去吧。”

宋嘉书笑道:“最好是。不然我可太亏了,我才当上太后呢。”

高静姝不由好奇道:“在您那里,雍正爷一朝是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