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亲王(第3/4页)

可齐妃没有,齐妃只是呆了。

“你怎么能……你怎么会……”齐妃完全不是那种能装出若无其事,然后努力淡然道‘你猜错了’的人,何况她的心情已经是大地震了,也根本不想装。

宋嘉书想:这些年了,我揣着先知的知识,你却是我震惊到的第一个人。

她知道很多的历史,然而更多的时候,只是慎重的缄默地看着他们发生。只因有时候,她怕自己知道的捷径,其实是错误的路线,所以她每次告诉弘历要怎么做,都很谨慎,生怕她一个拐歪,把乾隆帝给拐没了。

直到今日,她才体会到了一次先知的神棍感。

说来,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有一回过年,弘历跟着四爷进宫去给皇上磕头,回凝心院就说起弘皙。

彼时弘皙是唯一被康熙爷抚养的皇子。于是弘历说起这位堂兄能带着所有兄弟们行礼,能时刻跟着皇玛法,言语中都是羡慕,又带点憧憬。

那时候,看着弘历的神色,宋嘉书就想起乾隆年间第一场大案,就是弘皙谋反案。那场官司,株连甚广,扯进去不少宗亲甚至王公大臣。

当时宋嘉书不免感慨造化弄人,在将来的某一日,眼前的孩子将会冷漠地处置掉他如今还羡慕的堂兄。

后来,弘历进宫后,又跟弘皙一并呆了近一年。

那段时日,弘历说起弘皙的次数也很多。宋嘉书也常常想到未来,这对堂兄弟反目的时候,只怕弘历也不会好受的。

直到皇上登基,直到废太子过世,弘皙虽继承了爵位,也会领些差事在朝上行走,但他跟弘历确实是因为身份的转变,人生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渐行渐远了。

方才齐妃的话一出,第一个蹦到宋嘉书脑子里的名字就是弘皙。

从齐妃的神色中,宋嘉书已经得到了标准的答案。

于是她转身离开。

因她走的太干脆而没有反应过来的齐妃,忍不住在后面追着道:“你,你要做什么?我是不会认的,你没有任何证据!”

宋嘉书止步。

“是,我没有任何证据,我也不需要有任何证据。”宋嘉书轻声道:“因为我本来也没准备做什么。”

从始至终,她要做的只有躺赢而已。

这些人拼命想着把她从躺着的位置上推下来,她只能躺的更稳一点。

要做的努力,她跟弘历已经全部做完了,剩下的,只是守着自己的成果,不要出错而已。

该着急的是旁人了。

——

圆明园的日子,过得总是比在宫里闲适,因而也感觉过得更快。

这日,天气晴好,耿氏约了宋嘉书去湖边钓鱼。

说是钓鱼,但其实两个人只在凉亭里坐着,太监们支好了鱼竿,还会帮忙盯着有没有鱼上钩。

她们所要做的,只是到时候享受一下抬鱼竿的快乐而已。

耿氏还有一只手空出来吃点心,边吃边问道:“姐姐,近来圆明园越来越多流言,你听见没?”

“流言太多,白宁一一说给我听的时候,我都听困了,你只说哪些吧。”

耿氏撇撇嘴:“还不是谦贵人那些。有人传她的流言,说她跟两个欠打的老道走得近,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所以跟两个道士结伙,让两个道士向皇上进言不给弘历弘昼封王;再有就是,谦贵人自己传姐姐的谣言:听说她到处抱怨,熹贵妃苛待了她,十分容不下她跟弘曕阿哥回紫禁城。”

宋嘉书点头:“两个都听过。”

耿氏坐直了:“这都真的假的?这要是真的,谦贵人真是该死了!宫里最忌讳前朝后宫勾结……”说完后想了想,其实她也不确定两位道长是属于前朝还是后宫。

耿氏又只好说起私怨:“要真是她害的弘昼不能封王,我便要去打她两耳光——这回她可没身孕了吧。”

宋嘉书忍不住笑道:“看出是亲母子了,你以后也别叨念弘昼打人,你这脾气也是动辄要上手的。”

见耿氏着急,宋嘉书就提起自己的鱼竿道:“好了,你放心吧,到了该收线的时候,自然就起竿了。”

旁边小白菜道:“娘娘,奴才没看着鱼,您怎么就起竿了?”

宋嘉书:“哦,没事,我刚才说的话,配合一个起竿的动作,显得比较深沉有内涵。”

旁边的白宁:……

——

关于谦贵人的流言,传到第十天的时候,宋嘉书求见了皇上。

九州清晏中,皇上正拿了一本诗集在看。宋嘉书走近一看,正是弘历历年写了奉给皇上的诗词。

见她进来,皇上搁下道:“难得你主动求见朕,可是有事吗?”

宋嘉书开门见山:“是关于谦贵人的事儿,臣妾想向皇上求个主意。”

“哦?”相处太多年,宋嘉书听皇上的语气,看皇上的神色,就知道他关于后宫的流言已经十分清楚了,只是在等自己的说法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