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真相(第3/4页)

与其说宋嘉书喜欢湖边,不如说很喜欢走这条路,尤其是穿着花盆底的时候,“哒哒哒”走在上面,她会觉得自己像是一只认真走路的小马驹。若此时一阵带着寒意的微风吹来,她就更像一只在路上飞奔,鬃毛都被吹拂而起的小马驹。

正是这种沉浸在自己世界的,细微的快乐,陪伴着她度过了来到这里的十五年。

白宁看着娘娘兴致盎然地走路,也不禁从心底微笑出来:随着年岁增长,娘娘越来越得皇上的看重,旁人会奇怪,但白宁一点也不奇怪。谁不想跟娘娘这种情绪平和又充满平静快乐的人在一起呢。

这样陪着娘娘走路的氛围太好,以至于白宁有些不忍心说话。

严肃的话题,还是等晚上用过晚点再说吧。

白宁刚这样想着,却见不远处的桥上出现了几个小道童的身影,正手里捧着匣子过这边到‘圆明园的后宫’来。

白宁就见自家娘娘驻足,语气带着厌烦道:“想来又是往各宫送丹药的。”

如今圆明园还有十来个未足岁的小道童,就是方便来往前后。皇上醉心道法,自然上行下效。

“娘娘,谦贵人的事儿,奴婢会再去查的。”

“说来,自打皇后娘娘薨逝,娘娘接手宫务,绝大部分时间,咱们不在圆明园。这里的宫人太监也不如宫里的熟络。可这回一到圆明园,消息来得可挺快。”

“总有人私下来跟奴婢说起,有老道小道的往谦贵人处去。起初奴婢也以为,他们是要借此讨好娘娘,可这些日子,人越来越多,奴婢倒觉得,像是催促咱们对去寻谦贵人的不是似的。”

“谦贵人一直在圆明园,哪怕不得人心,但到底有小阿哥傍身,难道就这么多人上赶着要得罪她?”

“这里头,万一还有别的事儿……”

“其实所有的事儿,都万变不离其宗。”宋嘉书看着深沉湖水:“不过是想阻拦弘历罢了。”

其实从耿氏忽然跟她说起富察氏来,宋嘉书才想到一件事:皇上儿子少,但未必想拉下弘历来的人就少。

有时候并不是利益有所倾轧,才会彼此争斗,有时候可能只是嫉妒,只是不认同,能坑你一把就坑一把罢了。

谦贵人和六阿哥固然嫌疑最大,可其余不相干,看似没有作案动机的人,也不是就没有嫌疑。

宋嘉书走累了,就坐在亭上:“有时候我真觉得还挺累的。”就像站在山上,风浪扑面而来之感。

好似永无停歇。

“娘娘。”白宁第一次听到自家娘娘说心累,也觉得有些心疼。

——

万方安和馆都整理好后,宋嘉书请了懋嫔过来。

耿氏本想来参观新院落呢,还没进门就听说懋嫔娘娘在里头,白露笑道:“我们娘娘请了懋嫔娘娘来喝茶,裕嫔娘娘也进来吧。”

白露话音都没落下,就见她热情邀请的裕嫔娘娘立刻转身走了:“我过会儿再来。”

耿氏的脾气,真是不知跟懋嫔说什么。

且说懋嫔忽然受贵妃之邀过来,也不知为何事。

进门前还排演了一下自己要说什么:感谢贵妃娘娘,人哪怕不在圆明园,也让人按着份例给我送东西,再没有一个月份例缩水或是次品;听说皇上为贵妃娘娘选了万方安和馆来住,果然是娘娘好人有好报。

她准备了好几个话题生怕冷场,然而进门后,才坐下,就听贵妃道:“懋嫔姐姐也知道,我不是爱兜圈子的人,今日请你过来是有事要问,我便直接说了。”

宋嘉书看着懋嫔道:“谦贵人这些日子在圆明园,是不是常见那两位道长?”懋嫔是个心细敏感,虽为人沉默其实观察力很好的人,且她心中旁人旁事都与她无关了。比起那些怀着各种目的来报信的宫人,宋嘉书倒是更相信懋嫔。

懋嫔想了想先道:“娘娘也知道,臣妾深居简出是从不出门的,别宫的事儿知道的少。只是谦贵人年轻耐不住性子,偶尔倒会来寻臣妾说话。”

她略微苦笑了一下:“且她有阿哥,偏生回不去紫禁城,若不寻个人炫耀,岂不是锦衣夜行?所以她不单会来臣妾这里说起自己的阿哥,这圆明园里所有主事都曾被她以阿哥为由叫去训斥一二。”

一时嫌弃送去的布匹不够软阿哥做衣裳不舒服,一时嫌弃送来的花不够新鲜,总之皇上离开圆明园后,谁都被她折腾过。

宋嘉书听她这么说,心里的猜测倒是越发鲜明了,谦贵人还是那个谦贵人。

懋嫔想起一事,不由恍然道:“娘娘是不是听到了些谦贵人抱怨娘娘的风言风语?说来,谦贵人与臣妾说过,跟娘娘提过好几回想回紫禁城,却都没有音讯。上回弘曕阿哥不知是晚上出来玩还是乳娘没照顾好,夜里受了惊,她请了两位道长去压了压,之后也来给臣妾抱怨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