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雍正二年(第4/5页)

耿氏继续掰着自己的手指头:“这还不算,皇上竟另赏了年大将军一个子爵的位置,给他的次子袭爵。怡亲王从前一门双爵,那是宗亲。在大臣里头,这可是从没有过的恩典。”说着压低了声音:“姐姐也知道,这个子爵一出,隆科多大人可不高兴了呢。”

这还真不是耿氏身在后宫敢探知朝政,而是所有命妇都知道隆科多对此很不高兴:李四儿自己亲口说的。

且说隆科多也是有公爵爵位的,但他同样也是有嫡长子的,且无论隆科多怎么无视冷淡,这个长子岳兴阿同学还就是顽强的活着,坚强的活到了袭爵的年纪。

隆科多到底是个封建社会的男人,对嫡长子的看法还是不同的,能坐视不管李四儿弄死自己的正妻,但到底不能坐视李四儿搞死自己嫡长子。

岳兴阿既然活着,将来就得袭爵。隆科多想的解决法子,就是给李四儿的儿子玉柱再要个爵位,这样两个人就都有了爵位。

结果皇上一直没有应允,隆科多提了许多次,也只给玉柱讨到一个二等侍卫。

如今年羹尧的次子却平白得了一个子爵。

人比人气死人,隆科多简直要气炸了。

李四儿更是个不知道谨慎二字怎么写的,从四月份到如今,每逢节庆时分内外命妇入宫,李四儿就要当着众人把这件事说一遍,很有请众人评评理的意思,每次都把年氏的生母,年老夫人念叨的脸色发青。

能让隆科多都嫉妒成这个样子,可见年家现在所得的恩典,是何其的珍贵了。

所以耿氏乍一听宋嘉书说起,贵妃的日子不好过,耿氏就觉得,不是自己耳朵坏了,就是熹妃姐姐嘴巴坏了。

宋嘉书是真这么觉得。

有句话说得好,聪明的人要比愚蠢盲目的人痛苦许多。

年贵妃就是如此。

年家如此烈火烹油之势,若换了个蠢人,必会洋洋自得或是仗势欺人起来。但偏生贵妃是个聪明敏锐的人。

她在其中,压力极大。

宋嘉书就问耿氏道:“就像你刚才说的,如今宫里的奴才和内外命妇,对着年贵妃的小心翼翼和恭敬甚至比皇后还甚——这样的尊贵,给你,你敢不敢要?”

耿氏先是立即点头,还美滋滋地畅想了一会儿。

然而等想的时间久了点,就摇头了:“他们对我自然越客气越好,但也不要超过皇后吧,怎么也得比皇后娘娘差那么一点才好。”她伸出手指,比了个缝隙。

“就是这话了。”宋嘉书摇头:“贵妃也想如此,想必皇后娘娘次一等,可她控制不了旁人。”

大势已成,非人力所能挽回。

如今的大势便是年大将军立了功,是皇上跟前第一等的红人。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就像人人知道庙里的菩萨尊贵,但不如能立刻解决自己麻烦的县老爷。

内外命妇虽然知道皇后娘娘更尊贵,但架不住自家老爷或者儿子的差事,想要托年大将军一句好话。所以自然对贵妃就打心眼里要讨好起来,带出来面上的态度,不自觉的就比对皇后娘娘还要看重。

贵妃是被人架到了神坛之上,想下也下不来。

前年刚入宫的时候,为着皇上允内外命妇叩拜,贵妃跟皇后之间一度就关系紧绷的让人窒息。如今又是这样了。

无论贵妃自己愿不愿意,内外命妇对她的态度,已经威胁到了皇后的地位与威望。

这是贵妃很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对年氏这样清醒明白的人来说,这些恭敬讨好,就像是火堆,一刻不停地炙烤着她。

所以贵妃才煞费苦心,把兄长送进宫的珍贵之物,挑了最好的先奉给皇后,其余的也都自己不留,分送给妃嫔,就是为了显示自己对众人的尊重和友好。

宋嘉书也捧了一杯热茶,望着窗外树上挂着的寒霜道继续对耿氏道:“方才在钟粹宫里,你没瞧见吗?按着位份,自然是贵妃先选头面的样式,但她却只看了两眼就递给齐妃了,只说自己拿不定主意要再想想,只等众人都看完了,皇后命她先选,贵妃才选了两套简单的。”

耿氏想想方才贵妃选的头面样式,确实不是其中最出彩的。

宋嘉书示意在旁边听得有点呆了的白宁给两人添点茶,才对耿氏道:“再有,好歹也相处了七八年,贵妃的脾气你自然也知道些。虽然不是个暴脾气,但贵妃是很有点清傲气的。”

“刚入宫头一年的时候,隆科多大人家那位‘四夫人’言语上但凡有点挑衅之意,贵妃便要开口把她按回去。”

“但这半年来,年家的爵位和官职只有越来越大的,贵妃却极少再直接出言压制她了,只是不理会罢了。”

在母家的煊赫中,贵妃反而选择了低调,甚至有点低头。

她不怕旁人说她恃宠而骄。能得皇上的恩宠,尤其是与别人不一样的恩宠,对贵妃来说,是她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