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归京(第3/4页)

且说在太后这里,是一贯没有什么笑着让儿媳妇坐下一起用膳的习惯。

于是皇后便带着宋嘉书奉茶奉饭,侍立在旁。

宋嘉书对这些活计还真有点陌生:从前有两个侧福晋在前头顶着,她还很少‘配’干这个捧羹把盏的活。

而在皇上跟前,无论他是皇上还是四爷,都未曾要求过宋嘉书一板一眼的服侍他。

然而宋嘉书奉的饭并没有荣幸被太后吃下去,反而被太后砸了个粉碎。

因养心殿来了个小太监,抖抖索索跑来告知太后:“回,回太后娘娘,抚远大将军抵京后,不肯入宫,直接去了景山寿皇殿去祭拜先帝去了。”

太后捧着碗惊了,连声问道:“皇上怎么说,皇上难道就准了,没宣他进宫?”

小太监头趴在地上:“回太后娘娘,皇上,皇上只道既如此,大将军就不必再进宫了。”

“哐啷”宋嘉书刚盛好的饭就这么打在了地上。

宋嘉书:心痛,这可是一碗上好的御田胭脂米。

太后理也不理,站起来就要往外走去,口中还问道:“皇上这会子在养心殿吗?”

那小太监像个向日葵一样,跟着太后走路的方向转着圈的趴着磕头:“回太后娘娘,奴才奉命来回话时,皇上还在养心殿议事。”

太后得了这一句,由身边嬷嬷扶着就往外走去。

被遗忘在原地的后妃两人对视一眼。宋嘉书便请示:“皇后娘娘,咱们可要跟着去服侍?”

皇后伸出手,接过赤雀捧上来的银指甲套给自己带上,然后反问宋嘉书:“太后叫咱们跟上了吗?”

宋嘉书莞尔摇头,皇后也不由笑了笑:“这就是了。你也先回去吧。”

从前在王府,她会让钮祜禄氏和耿氏帮着料理些事务,如今却不能了。她如今是皇后,手下可不想出什么协理后宫的妃嫔。

尤其是在这进宫起始,皇后更要牢牢把各处攥在手里,不能一开始就交给旁的妃嫔。故而皇后近来虽忙的饭都顾不上吃,却没有再叫宋嘉书和耿氏帮她做事。

宋嘉书也乐得清闲,回到景仁宫第一件事就是传膳。

白宁笑道:“娘娘出去一趟是饿了吗?”

宋嘉书点头:“得抓紧时间多吃点了,只怕接下来又没法好好吃饭了。”

十四爷回京,不肯叩拜新帝,反而倔强不入宫,好似在等新帝去请他——换了别人,宋嘉书不知道能不能忍,但雍正爷必然是不肯惯着他的。

若是皇上处罚了十四爷,只怕太后娘娘又要‘绝食’,她们又得陪同,所以宋嘉书趁着此刻赶紧传膳。

宋嘉书预备的没错,次日,太后再次病倒,旨谕六宫需妃嫔前往侍疾。宋嘉书发誓,自己在皇后脸上看到了‘不耐烦’三个字。

当众人齐聚永和宫时,就见皇上和太后正在内间榻上对坐。

太后披着一件莲青色大氅,面色憔悴苍白,说话间或还咳嗽两声。皇上一身素服,也是面容严肃的坐着。

这种神仙对峙的场景,使得以皇后为首的所有人都觉得寒毛直竖。

别人可以缩着,偏生皇后还得上前请安:“臣妾携妃嫔前来侍疾……”

话音未落就被太后打断:“哀家的病不要紧,皇上要真有孝心,不必让你的皇后和妃嫔们来搪塞哀家!”

自打年贵妃在永和宫失了孩子后,皇上在永和宫的脸色永远只有一种,就是毫无表情的寒霜脸:“皇额娘的意思,是觉得儿子不是真有孝心?这话儿子受不起。”

太后见皇上口中说着受不起,身子却一动未动,没有丝毫对自己这个额娘的尊敬和顺从,不免气的发抖。

再想起可怜的十四,就更伤心了,不免落下泪来。

随着太后的哭诉,宋嘉书也把昨日的事情弄明白了。

昨儿十四爷不肯入宫请安,直奔景山哭灵的消息一递进宫,皇上就恼了,直接表示:要是老十四不想进宫,这辈子都不必再进宫了。

然后还随手指了一个上茶的小太监,让他去禀告太后十四的恶劣行径,并十四再不能入宫的意思。

小太监走后,在场的十三爷和八爷都上来劝。

自然,十三爷是真的劝。

他是知道自家四哥的脾气,这会子自是恼恨发狠,说出这话。可如今四哥也不仅仅是四哥了,还是当朝皇帝,说出话就是千钧之重。要是四哥的火不消,真传出去一道圣旨,以后十四都不能进宫,再无转圜余地,太后娘娘不得来养心殿门口上吊啊。

且说十三为主劝说,正是苦口婆心,而八爷在旁边劝,只是正好撞上,随口劝劝罢了。

然后太后就亲自赶到了,并且难得示弱替十四求情。

已经被十三劝好了些的皇上,见太后当着老八对自己低头,也就态度软和了些,答应太后,会再给十四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