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回程(第2/3页)

谢明鄞筷尖停顿,随之靠在碗边,深色的眼眸收敛,淡淡回道:“身为男儿,哪个没有抱负,为国为民为小家,只要为是行的是正道,储位给了谁都一样。”

“大哥是嫡长子,肃正仁明,身为太子理所当然,我与他同母而出,自相残杀万万不可。”

沐锦书不禁眉间放松,去握着谢明鄞的手,道:“所以二哥不会去争这个储位,是吗,书儿只想你好好的,现在就很好。”

谢明鄞低眸看向她握来的手,唇角浮起一抹淡笑,捏着她的手指,“我依你。”

他身为一朝皇子,自然曾对储位有过想法,但很多的是顾虑,还有手足之情,野心便显得不那么重了。

在两年之前他从未表露出野心,甚至太子已在朝中行事多年,他都未曾入朝,随在皇祖父身旁学习兵法。

期间,父皇曾暗示他回京中处事,谢明鄞都不为所动,随后不久惹了祸事,才会借机重重罚他。

高烧浑噩间,他要了昭宁的身子,于是同父皇讨要她,父皇便借势将他送去北疆历练,崭露头角。

待回京之后,谢明鄞不得不开始执掌京畿金吾卫,与太子的大理寺相持。

于这件事上,谢明鄞曾想过是不是中了父皇的计,因为曾被他伤过的齐国公之子,被送离了京城,听闻这人手臂没断......

父皇城府深,恐是早就看出他对昭宁的心思,借此利用他,因为父皇是不可能让太子的一干朝臣独掌权势的。

到底是皇帝,位于权势的最高峰,当初父皇便是一点点架空皇祖父,最后皇祖父退位让贤。

所以自然也会防范太子一手,如今太子是没有揽权的端倪,只是,谁也不知道到最后会发生什么。

而谢明鄞有心的让储,会使父皇有所不满,于是将送去北疆显露锋芒,待回京之后,再金吾卫交于他执掌,拉着他进入朝争。

这金吾卫直隶于父皇权下,说到底他的作用便是权衡,往后太子一旦不安分,谢明鄞便是下一个太子。

相信太子也对此看得清楚,所以一直端正处事,不敢逾矩。

谢明鄞要做的便是维持现状,与太子相辅相成,这一切都取决于太子,只要他足够安分守己,父皇所做的制衡便形同虚设。

还有一点,他不会被权利所诱惑。

谢明鄞眸色顿了顿,眼前的沐锦书眉目清丽可人,秀眉却仍旧微拧着。

他唇边掠过淡淡弧度,再次重复道:“我依你的。”

他身在局中,必然有混淆心境的时候,昭宁为局外,看得会比他清楚,她的期望便是他的心之所向。

沐锦书听谢明鄞再次允话,松开眉目,轻语道:“现在就挺好的,二哥若是官再大点,后宅书儿就管不过来了。”

谢明鄞淡淡浅笑,回道:“说得是。”

随之,二人不再提起这话题,专心用晚膳。

皇祖父对皇帝是有芥蒂的,才选择在宜寿园颐养天年,过了这么多年,总算是答应回宫休养。

眼下还是先将早些将人接回京才较为重要。

***

来了宜寿园便趁着春日日头好,便游玩两日回去,已许久没能陪同皇祖父,难得机会,沐锦书颇为愉悦。

春日不宜垂钓,于是时常于湖边赏景,太子妃同沐锦书走得近,且怀有身孕,沐锦书多会照顾她。

她道:“这出来透透气也是好的,东宫里总显得沉闷。”

沐锦书笑着点收首,太子妃侧眸瞧她,忽开口道:“有时我倒是挺羡慕公主的,事事如意。”

沐锦书微顿,回道:“人总会有一两件烦心事,事事如意的前提是事事不愁心。”

太子妃浅笑,便不再言语。伊椛

二人闲散乏累了,便一同午休,等到谢明鄞同太子从太上皇那里回来,又将二人各自领回去。

回京那日,在宜寿园坊牌前的车队,看起来比来时更为浩荡,人马更多。

太上皇年过七旬,不宜奔波,自然备着多数奴才婢女在身旁伺候,侍卫亦有增多。

谢明鄞骑马在前,不能随同沐锦书在马车里,于是她便于太子妃同乘,正好太子需伴在太上皇身旁。

途中有些摇晃,太子妃腹中的太孙不甚安稳,时常乱动,难得太子妃愁眉紧锁。

沐锦书将水端给她缓缓,轻抚太子妃隆起的腹部,听见孩子的踢动,心中不禁觉得神奇,生命真的是件很奇妙的事。

想起夜里二哥拥着她说生孩子的事,心中不免有些热热的,他似乎在设想如何教养孩子的事了。

沐锦书望向太子妃,喃喃问道:“近来嫂嫂可有和大哥和好。”

太子妃略有一愣,静思须臾后才道:“我同他也就那样了,彼此凑合。”

或许是到了怀孕中期,太子莫名其妙地会做一些以前不会做的事,她倒是有些意外这个人也会服软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