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2/6页)

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倒计时生活。

他这些日子,闲来无事的时候,多少已经划拉出了一些题目。

代替王学政的秦大人也在这两天出了两份卷子。

如此一来,大家一商量,最后从中又选择了一些题目。

终于在两天之后,把卷子给定了下来。

接着就是紧锣密鼓的印制。

待到了开考那一日,宁桃已经贡院里译完了一本数术书。

趁着大家考试的这几日,没事的时候他就把东西给整理一遍,等九天过去,宁桃这本书第二稿算是完成了。

让小武帮他抄录两份,自己保存一份,回京后递给陈大人一份。

与他一起同吃同住的十来位考官都惊呆了。

宁桃被分到北余的时候,大家多少都把他的资料看了一遍。

十六岁就中了进士,还是皇子们的先生,最要的是旁人还在翰林院混资历的时候,他已经被皇帝特许可以在翰林院和工部两边当职。

直到宁桃来了,大家才知道,他是真会做东西呀。

到了此刻,才觉得盛名之下无虚士。

人家是孩子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再学习啊!

哪像他们,没事的时候吃吃喝喝,下下棋聊聊天,唉!

考试结束,宁桃一群人又开始没日没夜的评卷。

这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尽管以前经常给学生评卷,可现在身份毕竟不一样了。

他手下的每一份卷子,极有可能就是未来的同事,也有可能因为他的疏忽而失去了机会。

所以宁桃评的时候,特别的认真。

每份卷子都得过两遍以上,才交给下一位考官。

如此一来,待所有的卷子评完,也已经到了十月。

宁桃从贡院出去的时候,只觉得身上的衣裳已经不管用了……

>_<

宁桃出了贡院,小孙和大武立马迎上来。

大大的斗蓬罩下来,宁桃才觉得暖和了不少。

大武也给小武拿了一件衣裳。

宁桃和大家说了一声,便坐车回家去了。

小孙道:“大人,京里出事了。”

宁桃在进贡院之前,递了折子上去。

因为是与朝廷的邸报一并走的,所以速度特别快。

大概十天左右就到了,前两天收到秦先生的信,小孙也没敢拆开,不过书局那边却得到消息。

钱家纵奴行恶一事,目前在京都吵得沸沸扬扬。

而齐大人因为疯疯颠颠,目前家破人亡,也把钱家给捅了出来。

再加上王学政被考生们吵着换掉,也一时激起千层浪。

所以,钱家现在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宁桃这边因为救灾有功,被考生们传来传去,如今算是名声大燥。

宁桃听得恍恍惚惚。

“所以,我那霸占民田的事,现在算是反转了?”

小孙默然,您知道就行了,没必要再说一遍。

宁桃一拍大腿乐了,“回去赶紧洗个澡,咱们去余川最好的酒楼吃一顿,NND,老子那一肚子的憋出终于吐出来了!”

本来是参宁桃霸占民田。

现在钱家纵奴行恶这事,把风向一下子就转了过来。

宁桃泡了个澡,晾头发之际,小孙凑了上来道:“公子没觉得奇怪吗?这风向转得也太快了……”

宁桃这些天早就想过这事了。

有人一步步的以他为饵,又一步步的将鱼给钓了上来。

所以,现在最大的受益者是谁,不言而喻。

宁桃道:“啥也别说了,咱们只当什么也不知道,喜气洋洋便好。”

他想好了,像梁大人那样也蛮好。

平时教个皇子,偶尔去衙门里转两圈。

什么事都不参和。

再不行就像刘泊一样,在书院里多逍遥自在。

过几天顺路,他去老家瞧瞧。

小孙笑道:“我就知道公子什么事情都明白。”

宁桃伸了个懒腰,将长发给挽了个髻,顺手插了根木簪子,无奈道:“本就是别人棋盘上的一颗子儿,想怎么蹦哒,要怎么蹦哒,全凭执棋者的心意,咱们就听天由命吧。”

看你是安安份份的当颗子儿,还是非要把那棋盘给搅得乱七八糟。

反正他是不乐意当棋子的。

宁桃他们从贡院出来,那边乡试的榜单紧跟其后就张贴了出来。

他一直觉得北余不是什么科举大省,可直到看到确切的考生统计,他才知道他错了。

今年参加考试的一共有六千多人,但是仅仅录取了80个。

算是千里挑一了。

这么一想,他当时能中解元,全是因为他们东原省考生数量少。

再加上教育资源不太好,侥幸了。

宁桃他们去吃了顿饭。

顾大人那边鹿鸣宴的帖子就发了出来。

宁桃一边打包行礼,一边想着是坐明天的船直接走人,还是再等两天等鹿鸣宴过了再走。

就见几个中了乡试的学生,喜气洋洋地到家里来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