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5页)

宁桃缓缓道:“还是老房间吗?”

小二笑着点头:“小的带您上去。”

进门时,刚巧碰到掌柜带着人来卸货。

宁桃拦住他道:“等我与你们先生见过面再说卸的事。”

掌柜有一瞬间的愣神,宁桃目光坚定,“我不与陌生人打交道。”

裴大人告诉他是福王府。

宁桃这些日子思来想去,若真是福王府,这地方怕是早就充公了。

为什么康康的身份至今还是康郡王,而不是福王世子。

所以,宁桃就思索着,也许还有另一种可能。

宁桃跟着小二上了楼。

还是原来的房间,甚至连门上的小牌子都未曾换,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撞坏了一角,如今依旧是缺个角。

宁桃伸手摸了摸,紧紧握了下拳,这才抬头挺胸进了门。

门里隔着一道帘子,宁桃看到博古架后有一个穿着深色长袍的身影。

又瘦又高,隔着博古架与宁桃四目相对。

宁桃瞬间就愣住了。

“黄,黄先生?”

黄先生放下手里的东西,跟宁桃记忆里一样,板着脸向小二挥挥手,这才对宁桃道:“进来坐吧。”

好几年没见,黄先生不止脸没变,就连声音都没变。

全身上下依旧透着严肃、干净的气息。

然,宁桃却脑中一片空白。

为什么是黄先生?

不管是他的猜测,还是裴大人透露的信息,一丁点都套不上。

在宁桃来之前,黄先生刚泡好了茶。

起身在架子前走了两圈,宁桃就进门了。

两人相对面坐,黄先生给他沏了杯茶,淡淡道:“六安瓜片,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我这种年纪的人还是比较受用的。”

宁桃端起来就往嘴里送,被狠狠地烫了一下。

这一下真正将他从刚才初遇黄先生的震惊中拉了回来。

“先生,学生有一事不明。”

黄先生也知道他不明白的事情是什么,都到了这会儿,也没瞒着。

黄先生当年的确是宫里的琴师。

黄樱并非他的女儿。

当年静妃怀孕产子一事在京中轰动一时。

静妃是圣上亲舅舅家的表妹,虽然圣上没封自己的亲娘为太后,但对舅舅一家确实不错,就连国舅范家都颇为嫉妒,尤其是静妃,是众妃子中最受宠的一位。

自打进宫,宠冠六宫,风头一时无两,进宫不久便顺利怀了龙胎。

很不巧,生产之后发生了血崩。

当时好几位太医因此受了责罚,直到有一位老太医觉得事有蹊跷,静妃自打怀孕,都是他们照顾着的,每一次脉相都极其稳。

后来果然在当时生产的水中发现了一些端倪。

可惜这也只能是马后炮。

静妃大出血,只与女儿相处了半日,便天人永别。

皇帝当时震怒,要一查到底。

这一查,就摸到了范太后。

皇帝虽说咽不下这一口气,然而,当时的情况却已不容他将此事摆到明面上。

静妃当时去世时,放心不下孩子,总觉得宫里人心险恶,谁都想害她们母女。

皇帝查到此时,焉能不知道太后的意思。

太后失子之痛,一直怀疑是他动的手脚。

静妃之死只是其中第一步,你害死了我最心爱的儿子,我自然也不放过你最在意的人。

黄樱若那时候留在宫里,谁知道要面临的是什么?

黄先生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你可曾听说过,五公主身子一直不好,未曾出来见过人?”

宁桃点头。

上次进宫还听了这么一句。

黄先生道:“皇帝为了掩人耳目,另找了一个女婴,将亲生女儿由我带出了宫,而那个孩子身子一直不好,据说在几年前,太医就已经诊出是中了毒药,每日均靠药吊着命,如今真公主回来了,她才得以解脱。”

解脱这个意思,宁桃听得心底发凉。

怕是那孩子替黄樱受了十来年的苦,最后在黄樱回来之后生命也丢了。

黄先生道:“现在明白了吧,为何范家非死?”

宁桃不太在意范家为何非死,只想知道,为何连裴大人都认为一品楼和永安书局是福王府的,可偏偏,今日来的却是皇帝的人。

黄先生笑道:“我就知道你小子不容易忽悠。”

这地盘确实是福王府的,只不过福王和范家能在皇帝身边安插装眼线。

皇帝也能。

所谓谍中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范家和福王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

宁桃道:“既然如此,那么圣上的意思,还是想与我们合作吗?”

黄先生点头,“圣上的意思,这里以后只有一个老板。”

宁桃秒懂,“我?”

黄先生再次笑了,比以前教宁桃学琴时即欣慰又心酸,“你小子要是把这些小心思,用在学琴上面该多好,你那琴技如今不知道进步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