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3/4页)

“说是什么一个叫徐香居的铺子里的,原来那是姐姐的铺子呀!”

史青凝说完满怀敬佩地看着宁香。

被她盯得都有些不好意思,宁香道:“不算我自己的,京里那间铺子是我与徐家姐姐一起开的。”

史青凝嘻嘻笑道:“这有何不一样的呀,姐姐马上也要是徐家的人了。”

宁香一张脸腾的一下子烧得通红。

史青凝见好就收,但又舍不得将这个话题给绕开。

于是,一边瞧着棋子,一边红着脸道:“也不知道,我将来能嫁个什么样的人。”

徐泽立了好几次功了。

无论是营里,还是东临府这些百姓心里,多少都有些分量的。

大家知道宁家与徐家订亲,哪一个道一声,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

而且徐泽还时不时的送东西过来。

觉得宁香在家里闷了,还会让姐姐喊她出去逛逛街。

在她看来这样的夫婿,比起什么皇子、王爷的可是要好太多了。

旁人都说史家大姑娘嫁的好。

可史青凝看了姐姐好几次。

衣食是比旁人好,伺候的人也比旁人多,可偏偏身边的事一件都没让人省心的。

她这次去,三皇子的那两位侧妃都有孕了。

三皇子身边似乎又多了两个美人。

她能感觉到姐姐心情不好,可又能怎么样?

宁香笑道:“你可有喜欢的人?”

史青凝忙摇头:“没有,没有。”

“你还小,不着急的!”

都好好事多磨,宁香觉得正是这个道理吧。

因为徐泽年纪比她小,所以,两人家并不着急着成亲。

反而她还能在家里多留两年。

史青凝在宁家用过了午膳这才离开,临走时思索再三,还是把寿山石给拿了回去。

宁香:“……”

其实我可以转交的。

宁桃早上去刚好赶上一位今年中了进士的师兄途经此地,来给书院送匾额。

刘泊便邀请他给师弟们讲讲学。

宁拿着小小本本听得特别认真,还提了好几个问题。

据说下午还有两场,是去年中了举人的两位师兄,这两位师兄宁桃也认得。

一起吃过饭呢。

宁桃边吃饭,边回味师兄讲的内容。

觉得哪一句都是重点,哪一句都很有深意。

马富贵道:“桃子,不是我说你这人运气也太差了,黄先生带着黄姑娘走了。”

宁桃看得仔细没注意听,含着一嘴的米哼哼道:“走哪呀?”

“离开书院了。”

牛子渊没学过琴,但黄先生的八卦还是听说过的。

据说是今年的院试成绩挂出来之后,他第二天就带着闺女走了。

宁桃道:“好可惜,教了我一场,我没来得及送送他们。”

赵子行一脸便秘的表情,“你没送还好着呢,听说黄姑娘哭着喊着不想走,就是想再教你一首曲子。”

宁桃不明觉厉,“那还是不送的好。”

黄姑娘真是他音乐路上的铲屎官呀,生生把他对音乐拥有的那一点点幻想,全给磨灭了。

“那他们能去哪了呀?”

吃完饭大家一起走出食堂,宁桃被风一吹,猛地开口了。

众人:“谁啊?”

宁桃记得黄先生来书院教书,是因为家里没人了。

而且他这一辈子,父母砸锅卖铁供他读书,可他偏偏只对音律痴迷。

刘泊当年在山下碰到他的时候,他怀里还抱个女孩儿,大风大雪的,刘泊便将人给带上了山,从此黄先生在书院成了琴师。

不过据说,他年轻的时候还给宫里的贵人抚过琴。

宁桃想不通,他这样的人为什么会突然离开,落迫至此。

既然当年已是走投无路。

那么这次离开,又要去哪呀?

赵子行道:“他琴弹得那么好,哪里不能去。”

这话倒是不假。

左右不过人都走了。

宁桃把心思收了收,下午又跟着大家听了两场讲学。

吃过晚饭,一群人在书院的小径上遛哒,众人才有时间交流信息。

宁桃的成绩大家都知道了。

牛子渊搂着他的肩道:“我就知道桃子不简单,平时藏得挺深的呀。”

宁桃窘,“别陷害我,我这次是真运气好。”

在客栈还能蒙几道题,这也是没谁了,而且牛子渊留给他的笔记,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那个什么文章套路图。

只要按照套路写,不说能拿多高的分,起码文章写出来,那是规规整整的,比起他先前那种通篇大白话,硬是加一些修辞上去,要好看细腻许多。

“老牛,你太不够意思了,居然不给我……”

马富贵伸手就要掐牛子渊。

牛子渊吓得把宁桃往前一推,“你傻呀,我给了桃子不等于也给了你么?你是懒得自己不看吧!”

马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