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5页)

“如果,是垫底,您也不会觉得是我的错?”

“这等事情,有何对错?”

杨柳县总人口也就七八万,算是周边的大县了,不过每年参加县试的人数却不是最多的。

再加上两代帝王对于科举的改革。

已经不是起初那种只看文章的好坏而定夺的时候了。

据小道消息,从这一次县试开始,会逐步改革,朝廷想要的人才,再也不是那种单一的只会背书和写诗的了。

更多的是你的综合实力,所以宁林这种,除了文章分数可能会低一些,但是旁的分数却能提上去,综合起来成绩也是不错的。

被宁少源一鼓舞,宁林倒是下定了决定,明年去考。

宁少源的意思,过了正月初五两人就动身,到时候拿着举荐信,直接去报名,住处方面,宁少海上次回去,已经与王大老爷说好了。

就住在王家在县城的宅子里,刚好与王家的二个孩子一起读书。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先生那里得不到答案,就找彭教谕,至于宁桃他也会写信让董教谕帮忙找个私塾,或者去县学蹭段时间的课。

出了书房,天空又飘起了雪花。

宁桃瞧见翠珠和柱子在二门外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而后喜滋滋的抱着一个大纸袋子往回跑……

宁桃戳了一下旁边的宁林,“闻到没有,糖炒栗子的味道。”

大冷的天,热呼的栗子香味一时散不了,宁林点头。

宁桃朝他眨了眨眼睛,“借我点银子,我去买两包……”

宁林:“……”

自打跟宁桃和好之后,他的小金库就日渐消瘦。

宁桃磨着宁林给他买了一些好吃的。

两人喜滋滋地边走边往回走,刚巧碰到刘家三兄弟来送年礼。

刘三看到宁桃顺手就从他怀里抢吃的。

看着他们家现在的宅子,一个劲夸道:“桃子,你们家现在这个宅子,比在新州的可气派多了。”

宁桃心想,这是知府住的地方,能跟知州住的比吗?

本朝等级不说多森严。

但是该有的规格,其实还是分得清的。

就好比,什么尺码的东西,知府能用,知州就不能用。

阳宅大概看不出,但是阴宅方面尤其明显。

好么,他现在已经变神叨了。

如今这宅子,据说是前任的前任曾经住过的。

那位大人清正廉明,在东临府做了几件大事,被调到了京都,可惜他太刚了,得罪了当时特别受宠的贵妃的哥哥,总之,被降级了。

至今还是个国子监祭酒。

不过,宁桃觉得,指不定人家更喜欢这样的悠闲生活呢?

说实在的,他就挺羡慕刘泊的。

有实力去当官,可我就不稀罕,怎么着都感觉是一种暗戳戳的炫耀。

刘家三兄弟此次来除了送年礼之外。

还给宁香带了好几本书。

刘二趁着大家都齐聚在王老太太那儿,这才把给宁香的东西拿了出来,笑道:“先前听桃子说,大姑娘平时就喜欢看些书解解闷,书院旁的不敢说,藏书倒是还有不少,大姑娘先瞧瞧,这几本可还行,有什么喜欢的可以写个单子,下次来给大姑娘送来。”

宁香接过书扫了两眼,连连道谢。

最上头是一本书页已经泛黄的棋谱,中间还有一本菜谱,一本专门做点心的小册子,几本书一瞧下来,基本上小姑娘喜欢的他都送来了。

宁桃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宁林又拉了他一下,小声道:“你确定爹相中的不是刘二?”

宁桃张了张嘴。

话实在说不出口,关键是刘大这个人,平时在他们面前,倒是挺能说得开得。

能言会道,特别会做人,可一见到宁香,那张脸跟猴屁股似的,就连舌头都大了,跟喝多了假酒没什么两样。

倒是宁棋凑过去把刘家送来的果子给拆了开来。

还真别说,全是书院自产的。

书院有一个地窑,据说里面四季都藏着冰,也不知道怎么设计的,里面的冰常年不化,夏天太热的时候,还会有人上山来买。

而书院也会将藏冰拿出来,给学生们做几顿冰镇果子、醋梅汤之类的。

宁桃去的时候,还吃过两顿,完美。

他们的果子,也是平时用来给学生加餐的。

一年四季倒是不担心孩子们营养不良,非常的不错。

王氏见宁棋手快把果子都给拆了,只好让人拿下去洗洗切了装盘里。

宁桃想起,王老太太有喝羊乳的习惯。

家里厨房便把剩下的羊乳做成了奶酪,其实这年头的奶酪和他上辈子的酸奶差不多,只是要更加稠一些。

宁桃便跟提着果子下去的嬷嬷说了一声。

再帮他拿一碗奶酪来。

嬷嬷道:“同在吃是不是太凉了些?”

“没事。”

酸奶他也不能加热了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