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5/7页)

如果是个女孩儿,华锋语还能理解,虽然这个年代的重男轻女思想实在让她有些吃不消,但这是现实,她一时也无法完全扭转他人的思想,只能徐徐图之。

现在计划生育还在实施,家里的男孩儿很有可能就是唯一的儿子了,就算是普普通通的平庸之辈,家里人也会将其捧在手心里,养成幸福的大宝贝。

在这种大环境下,怎么会有男孩儿在家里这么不受重视呢?

“文文啊,这个齐狗儿家里父母还在吗?”华锋语问道,她只能想到齐狗儿的父母已经不在了,自己寄居在亲戚家中。

“应该还在吧。”李康文哪里知道这些,但他也没听说过齐狗儿是孤儿的消息,所以应该不是吧?

“父母俱在啊……”那怎么会把好好一个孩子弄成这样?

来到这个时代后,华锋语发现自己的性格中有着好管“闲事”的一面,以前她除了科研和正常社交,从来不大管其他事的。

但来到这里之后,她已经插手了很多事情。

因为这里并没有前世的条件,能让她心无旁骛地做科研。

其实如果她愿意,她也可以不管这些事情,很快跳级跳出这个落后的乡村、这个十八线小城市,去往省城,去往首都。

以她的成绩,学费生活费都不需要担忧,奖学金能让她读到最高学府,顺利进入中科院,继续进行最尖端的实验。

但她却并不觉得自己的这些分心是无意义的,首先她需要扎实地将现在的知识与未来学识融合起来,这点需要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她跳级太快,很有可能会出问题。

其次,她觉得她一个人科研并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也许,在她的推动下,祖国的某方面科技点会大幅度提升,但其他基础学科跟不上,一切都是白搭,犹如空中楼阁。

仅凭一个天才无法建设祖国,否则那些大佬为什么都愿意带学生?难道他们的时间不珍贵吗?

不是的……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建设祖国这个宏大的课题,需要全体国民参与。

所以华锋语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帮助身边的人,努力改变这些在他人看来习以为常的思想。

只有思想上强大了,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着人们前进!

一路怀着心思回了家,华锋语没忍住去问王玲关于齐狗儿的事。

没想到王玲还真知道:“你是说村子里那个齐狗儿,今年十二三岁那个吗?”

“十二三岁?”华锋语吃了一惊,那个孩子怎么看都只有十岁左右,甚至更小一些。

“他今年是差不多这个岁数了吧……”王玲翻着眼努力回忆着,“应该差不多,他妈也跑了上十年了吧。”

“他妈跑了?怎么回事,现在他的妈妈不是他亲妈吗?”

“什么亲妈,后妈!”提到这个,王玲的表情变得不太好,“也是可怜,就留下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儿,现在有了后妈就有后爸,作孽啊!”

“但是他妈妈为什么要跑呢?因为家里穷吗?”

“穷?他家可没有那么穷!”王玲说起来也是满心疑惑,“齐狗儿一家是从外地搬来的,他家在大丰乡可算得上条件不错的了,家里都盖着砖瓦房呢。

也不知道他家做的什么营生,齐狗儿他妈长得还挺水灵,可惜却是个哑巴,平日在家里都不怎么出来。

按理说对于齐狗儿他妈来说,这应该算是个不错的归宿了,怎么会跑呢?”

“肯定是因为齐狗儿的爸爸对他妈妈不好!”躲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的李康文老气横秋地接话,“二妮家就是这样的,她爸老打他妈。”

“小孩儿家家的乱说什么呢!”王玲不轻不重地拍了儿子的头一下,“别人家的事情不要拿出来说。”

李康文捂住脑袋有些委屈地说:“可是你和姐姐都在说别人家的事。”

“那不一样,”王玲理所当然地说,“你姐跟你不一样。”

“这怎么不一样了?”一向乖巧的李康文这次都有些不服气了,明明大家都在八卦唠嗑,怎么就他不一样了!

“因为你姐是你姐。”王玲干脆地说,这无脑维护女儿的姿态看的华锋语都想笑。

也不是王玲双标,只是华锋语这个闺女太厉害了,她下意识就觉得对方说什么都是有道理的。

她闺女说别人家的事那能叫八卦吗?肯定不是啊,华锋语肯定是有自己的目的,怎么可能跟村里的婆婆媳妇们一样碎嘴子呢?

虽然王玲不知道华锋语问这个干吗,但在她想来,肯定是有正当道理的啊!

好家伙,这亲妈滤镜也真是没谁了。

华锋语确实别有想法,齐狗儿成绩那么好,要是被迫辍学,是她看了都觉得很可惜的程度。

但别人家的事情她也管不着啊,这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