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3/4页)

没错,在徐嬷嬷她们看来柔嘉那么早要给弘景断奶就是苛刻他了,因为现在的人认为人奶是很有营养的,否则的话也不会有的人家让孩子喝奶喝到六七岁了。

当时听到徐嬷嬷这番理论的话,柔嘉心想得了吧,现在富贵人家的孩子确实是养得精细了,但是论存活率和健康程度好像比不上穷苦人家的孩子。

而且柔嘉还知道有的人还让孩子和宠物一块长大,据说那是因为和宠物一块长大的孩子反而不容易会有过敏或者哮喘,因为孩子越小,越能够尽早地适应过敏源。

“所以你可以试着给弘暄喂一些辅食。”柔嘉道,“要是弘暄吃得下,也爱吃,你再慢慢多喂一些。”

于是琪琪格不懂就问了:“什么是辅食?”

然后柔嘉和琪琪格两人就聊起了妈妈经,直到弘景和弘暄都先后睡着之后,两人才携手离开。

等宴会结束之后,才各自带上各自的娃一起回府了,回到正院的第一件事,柔嘉就是踢掉自己脚上的花盆鞋,这鞋子穿起来确实是好看,不仅让人看起来身形修长了许多,甚至走起路摇曳多姿的,衬着漂亮的旗装,别有一番韵味。

但是美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花盆鞋穿起来可比高跟鞋要累得多了,再加上有一定的重量,因此特别费脚脖子,不然柔嘉也不会一回家就直接把鞋子给蹬了。

“对了,葡萄你把弘景的食谱整理一份,明儿让人给十福晋送去。”柔嘉开口道,在宫里和琪琪格是聊了不少,至于她记了多少她就不清楚了,反正就把弘景的食谱给他的小兄弟抄一份呗,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怎么?十弟妹夸你把弘景养得好?”九阿哥一听柔嘉这么说,就笑道,“你说你,同样都是第一次当额娘的,怎么你就当得这么好?”

这话是夸她吧?

柔嘉斜了九阿哥一眼,然后道:“天赋异禀不行吗?”

“行行行。”九阿哥心想这有什么不行的?类似的天赋他巴不得柔嘉多异禀几次呢,毕竟别人家他不清楚,但是爱新觉罗家真的是生得多也死得多。

所以九阿哥今天晚上看到那一堆小皇孙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因为就数他们家弘景生得最好,白白胖胖的,那吨位一看就让他这个当阿玛的觉得踏实和骄傲。

小小年纪就靠吨位给自家阿玛争脸的弘景:“……”

他可没有一口奶是白喝哒。

︿( ̄︶ ̄)︿

因为儿子(的吨位)得了康熙的青睐,以至于儿子他阿玛也被康熙给盯上了,万寿节过去没多久,康熙就把清缴户部欠款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库的空虚,也不是一两天造成的,而是长年累月下来导致的,至于原因?那就有很多了。

首先就是因为康熙早年为了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以及亲征准噶尔而连年乱战,要知道打仗就等于烧钱,其次康熙为了治河也花费了不少的银两,最后康熙为了体恤王公大臣,允许他们向国库借钱,而且是不算利息的那一种。

如此一来,国库可不就是快要被掏空了吗?

虽然打仗烧的钱,和治河花的钱是没有办法拿回来了,但是借给王公大臣的欠款却可以追讨回来,因为跟国库借钱的那些人十有八九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呢。

康熙很清楚,依照国库现在空虚的情况,要是发生什么天灾或者人祸的话,那么肯定是支撑不住的,都说钱是人的胆,这话可不假,用在康熙身上也合适。

但是怎么追讨回这些欠款呢?

这可是个好问题。

康熙当初把钱借出去的时候可没有想过自己还得面临现在这样的问题,但是要他一国之君主动张嘴让王公大臣还钱,他又拉不下这个脸。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这些借钱的王公大臣能够识趣一点,主动地把欠款还了,这样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然而这些借钱的人要是个个都这么想的话,国库也不至于亏空到这个地步了,反正法不责众嘛,借钱的人又不止我一个,别人不还我凭什么还呢?

大部分借钱的人都是一个想法,那就是他们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于是缺钱的康熙能怎么办?

他只能把这个难题交给他的儿子们去解决了,跟王公大臣他不好意思说,但是关上门和自己的儿子们说这事儿康熙倒没有太多不好意思。

康熙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事儿就是这么一个事儿,就看你们兄弟哪个愿意为皇阿玛分忧了。

这话说得……

谁不知道事儿就是这么一个事儿,但是这可不是一件什么好办的事儿,向来都是借钱容易还钱难,别人主动还的话那倒没有什么,但是自己主动去要回来的话,那可真的是太得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