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第3/4页)

嘉真长公主往楼下瞧了眼,摇摇头,“虽说母子连心,可我冷眼瞧着,她也忒软弱些。”

儿子病了,婆家又不管,若想活,唯有她这个当娘的立起来,可……市井流传的什么为母则刚,竟半点瞧不出来。

洪文叹道:“龙生九子尚且各不相同,更何况人乎?”

像春兰这样刚强有决断的,着实万中无一。

嘉真长公主小声问道:“确实很难办?”

认识这么久了,她还是第一次见洪文说话这么谨慎收敛。

洪文点头,“确实,主要是拖得时间太久了。”

那小孩儿本就有些体弱,偏幼儿肠麻这病来势汹汹,须得及时医治,难免雪上加霜。

干等太难熬,嘉真长公主坐不住,在二楼春兰的屋子里转起来,一会儿好奇地看看这里,一会儿再瞅瞅那里,“原来寻常女子的屋子是这样的……”

可真小,连她的书房都不如,可也算五脏俱全吧。

她瞧见那架子上挂着的手巾,上去摸了下,又粗又拉手,“这个我认得,是麻布。”

日常虽不见,可皇亲国戚也难免生老病死,她自然也是见过的。

“只是这样粗糙,竟也能当手巾?”嘉真长公主惊讶道,拉在脸上不痛么?

“你这话可真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思了,寻常百姓要的是经济实惠,”洪文失笑,“哪里顾得上旁的。”

嘉真长公主有点不好意思,“那棉布呢?”

“最便宜的棉布一尺也要三四文钱,可麻布却只要一二文,”洪文道,“若你三餐不继时,会怎么选?”

人真穷到一定份儿上,率先考虑的是如何用最少的钱满足最多的日常所需,而不是什么“讲究”。

嘉真长公主叹道:“真是不容易。对了,我听说你前些日子时常带着太子出宫访查民情,他也知道这些?”

洪文点头,隐隐有些骄傲,“他不光知道这些,还知道平时一个鸡蛋一文钱,夏日天热,鸡不爱动弹,下蛋少,所以有时会涨到三文钱两个,甚至两文钱一个……”

嘉真长公主大为惊讶,“果然长进了。”

顿了顿又笑道:“可见是你这个先生教得好。”

从二楼窗口看下去,对面街上十来家小铺面的情景一览无余,嘉真长公主见斜对面一家包子铺门前站着一对父女,那女孩儿也不过五六岁年纪,咬着手指要往包子铺里走,当爹的却拉着不许。

她正担心小姑娘会不会哭时,对方却乖乖跟着走了,只不过一步三回头,直勾勾盯着那包子铺里窜出来的热气看。

嘉真长公主看得难受,正要打发人下去买几个包子送给那对父女时,却见当爹的又快步走回来,要了一个热乎乎的肉包。

嘉真长公主疑惑道:“两个人,怎的只要一个?”

洪文也凑过来看,“不如我们打个赌,等会儿那当爹的必然要说自己已经吃过了。”

嘉真长公主瞪圆了一双杏眼,“难不成你还能掐会算?”

洪文笑着摇头,“那个倒不会,只我会看。你看那当爹的衣裳上打了两个补丁,可小姑娘一身旧衣服虽然洗得褪色,但仍板板正正,可见这家虽然穷,却不愿意苦孩子。这当爹的必然是见不得女儿忍耐,这才来买个给她解馋。”

嘉真长公主若有所思,可随即又摇头,“我就赌那小女孩儿会让爹爹吃了自己再吃。”

那么点儿大的小孩儿就知道忍耐,必然懂事至极,当爹的“计谋”未必可行。

过了会儿,就见那当爹的把包子递给女儿,又将女儿抱在怀中。

小女孩儿明显吞了下口水,却还是忍耐着先把包子给爹吃。那男人摇了摇头,看口型果然是说自己已经吃过了,奈何小姑娘不信,仍拼命往他嘴里塞。

男人无奈,只要小小的咬了一口,小姑娘这才高兴地笑了,大口吃起来。

看到这一幕,洪文突然觉得心头一片畅快,又是欣慰又是感动,忙对嘉真长公主拱手作揖,“公主赢了。”

嘉真长公主不免十分得意,忙打发人下去,“你追上去,给他们十两银子过年,就说是奖励他们父慈女孝,以后千万不要移了性情才是。”

十两银子对她不算什么,可对一个贫寒人家来说,却足以让他们渡过难关。

两人又趴在窗口看了会儿,窥见许多平时没有发现的人生百态,又叫人买了馄饨、肉包等上来,分给众人吃。

又过了会儿,桃花满面急色地抱着孩子跑上来,眼泪汪汪道:“洪大夫,咋办啊,没放屁!”

现在就连春兰也有些慌了手脚。

洪文已经是她能想到的最后保障,若连他都无济于事,那可真是走投无路了。

洪文又按了按那小孩儿的肚子,发现虽然还是硬,但深处却好像微微有些活动了似的,忙用剩下的那半枚鸡蛋替换,“有点动静了,再换了等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