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开枪(第3/4页)

韶星津一惊,半晌闭了闭睛,不说话了。

他自己知道从很小的时候,就好像被这位多智近妖的二小姐耍弄过几次,但韶星津刚刚开口的时候没细想,山光远作为她曾经的奴仆,当然也知道这些事……

宝膺似乎也从那边河滩上,踢着石子走过来了。他本来心事重重似乎不想开口,但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庭楼内的言昳,轻声道:“就她一个人面对着卞家父子。瞧她背影,都替她担心。”

宝膺毕竟是未婚夫,毫不掩饰对她的担忧,有让他羡慕的坦坦荡荡。山光远心里提起又放下,轻声道:“她当下自然很危险。但她愿意独自留在庭楼中,就相信她罢。”

宝膺看向山光远,忽然笑道:“还是山爷跟她相处多年,最了解彼此,好似以前就有这样深深的默契。”

山光远一愣,心里跟拔丝儿似的提溜起来。

忽而听远处,传来了阵阵笛声。

韶星津只是皱眉,山光远和宝膺却眉头舒展了一瞬,轻声道:“来了。”

庭楼内。

在这笛声响起来之前。

轻竹将几本账册叠放在了庭楼中间的桌子上。言昳接了一口热茶,道:“卞爷之前说要我签订十年的煤产期货合同,给我的都是前年才有的低价,我想来想去,还是不合适。十年,卞爷,谁能说的好十年之后的事呢?”

卞宏一两手并在一处,道:“是,期货生意是信用的生意,若是二小姐不信任我晋商的信用,那也可以浮动价格,以股价市价进行结算。如果我晋商信用暴跌,二小姐就可以以极低的股价为标准值买入;可如若我卞家如日中天,便是要二小姐多付出高价了。”

也就是言昳每月平均购入的煤炭的单价,以当月股价平均值为参考。

如果晋商银行及诸多卞宏一手下产业,一路涨势极佳,那么言昳就要多付钱;如果晋商银行看着口碑完蛋股价暴跌,言昳也可以少付。

言昳单手托腮笑:“虽然听起来公平,但以我这十年订货煤炭的总量,估计有您手下煤矿一半的产量了吧。您肯定会拼命顶高股价。但我想跟您签。因为我知道,您跌定了。”

卞宏一不像卞睢,他自己是正儿八经的晋商接班人,他懂得这些,忍不住笑道:“早听闻二小姐算得上是投资从不失手,怎么这么快就看跌我了呢?”

言昳从膝盖上抬起一只手,缓缓掀开了面前的账本:“您看看这些是否熟。宽垄煤矿公司,安庆矿业开发公司,晋青原驿站公司——”

她一行行念下去,卞宏一始终不变的神色,终于出现了一丝丝波动。

言昳笑:“这每一家公司,都是在京师、江南两大股券交易所上市的。有着大额买卖矿产、高额利润及短期负债、以及跟陕晋当地稍稍相关的产业这样的特征。细查,上千家公司织出了密密麻麻的网络,核心都是一个。围绕着晋商银行的晋商实业。”

这些公司其实都是他养出来的特殊目的实体公司,也就是空壳公司。

比如说晋商实业有一座价值一亿白银的煤矿,它将这煤矿卖给了子公司甲。晋商银行账目上,因为这笔交易,账目利润多了一个亿。但实际上煤矿到了子公司甲手里,子公司甲都属于晋商实业控股,相当于爹给了一岁的儿子一套房,实际并没有转移。

子公司甲用着独立的名号,凭借着“我拿到最肥最大的煤矿”为概念做了立项书,把煤矿每年的固定收入,放进了子公司甲的业绩报告里。对于这么一个体量不大的甲公司而言,突然这么高的收入,看起来简直像是利润增长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各路股民根本不知道子公司甲的底细。因为这些空壳公司,会有这复杂的来路。比如说甲和乙各自持股成立了丙,丙又持股丁,丁又合办了戊。

而投资者只在乎增长率,只想着击鼓传花,只看股价不看业绩构成,只要有利可图就立马买入。子公司甲的股价飙升,就会成为今年最热门的投资项目。

而拥有着子公司甲大量股份的晋商实业老板,就开始抛售子公司甲的股票,赚了一大|波,然后忽然宣布“煤矿被炸了”“挖出来的煤连夜长脚跑进黄河里了”,告知公司负债累累宣布破产,股价狂跌,套牢一众投资者。

子公司甲就此消失了。

而晋商实业得到了什么呢?

左手倒右手卖出煤矿带来的一亿虚假利润,让晋商实业、晋商银行看起来账目利润率极佳,股价也会因此继续攀升。

子公司甲入市后的暴涨带来的一波盈利收割,投资者和股民的钱全捏在了手里。

不需要任何成本,只需要操作一番倒倒手,简直就像是神笔马良画钞票。

但他们没有创造多少真正盈利的实业,煤矿左手倒右手只是让账目好看,所以赚的钱其实都是以股价差价为主。那些钱,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多的离谱,对于卞宏一想要维持自己的陕晋帝国,想要不停拓展势力与业务而言,就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