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美名(第3/4页)

白旭宪的母亲似乎也是忠心报国的,看儿子赴死,也无法独活,在家中吞大烟自杀。

白旭宪的两个嫡女则被他珍重的藏了起来,至今不知道在何处。

白府一下子变成了一座空壳。

府上主子死了,甚至连挂白帛吊纸带的下人也没有。

白旭宪竟然以这样决绝的方式,为早些年就交好的言实将军请命!是不是公主也已经把他逼到了尽头,所以白旭宪无路可选,不想连累妻女奴仆,才选择自己英勇就义,自杀在所有人面前?

随着报刊的铅印、各路记者的打探,把白旭宪塑造成了一个孤胆英雄,一个英勇就义的君子。

当时驻守城墙的卫兵,也没想到白旭宪前些天说要借用城墙半个多时辰看个日出,结果就看成了一摊肉泥……

他们当时看百姓聚集的越来越多,怕事情闹大,也怕得罪公主,就赶紧命人收起血字白帛和白旭宪不成样的尸首,草草掩埋。

如今群情激奋,公主、衡王与韶星津这样的关键人物都装死,金陵城守几乎被学子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要求他们交出白旭宪的尸首!

舆论已经彻底引爆了大江南北,这件事如果牵扯到韶骅,牵扯到皇帝,牵扯到国库,在这个人人都斥责大明烂透了的时代,白旭宪的死点燃了大家最愤怒关切又最不意外的话题。

大明要这些王公贵族,难道就是为了要几个穿金戴银的吸血虫吗?!

社会上越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正漩涡中的人们就越是沉默。

言夫人收到白府下人送来的书信。

得知白旭宪的死后,再看着白旭宪遗笔书信中想让二小姐被言家收养……

她天生有几分敏锐,不由得多想:白旭宪跟言家什么时候到了能以死请命的关系了?他因手中有皇帝书信,被公主逼得无路可走,只能自杀来恶心公主才最有可能吧。

只是白二小姐在这件事中,完全是蒙在鼓里的被动吗?

但很快,白二小姐似乎很了解她,也知道言夫人会怀疑。在白旭宪死了两天后,外头□□激烈,甚至有人当众焚烧韶星津的著作,或往公主府门口扔烂菜叶的时候,白二小姐送来了一封书信。

很简短。

就是说,她知道父亲将她托付给了言家,但此刻正是最容易出事的节点,为了不连累言家,她先找个地方藏着,等一切平息,或许会来拜见言夫人。

这白二小姐似乎胸有成竹并不惊惶,但也没有在算计言家……言夫人把不准这女孩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但,不论目的如何,白旭宪这惊天一跳,以最惨烈的方式撕开了王朝的画皮,对言实的理想而言,对大明的未来而言,总是一件好事。

白旭宪毕竟也是真的死了,这女孩乱世恐怕不好独活,言夫人想来想去,估摸自己还是会收养她的。

只是这件事,就先不要告诉言涿华了。

而从白旭宪死后这几日,几乎是连番的消息炸满了天。

宁波水师有一船队奇袭倭地舰船,大获成功,甚至击沉了一艘中等长度的装甲战列舰。也在奇袭的过程中,溜着倭地舰船在海面长途奔袭,耗费了大量的煤炭与炮弹,大大削弱了剩余战舰的战斗力。

是啊,大明有好将士却没有好皇帝。

另一边,倭地驻守的将领官员,得皇帝旨意,在倭地开始大范围搜找、抓捕跟袭明有关的武士、百姓,抓了上千人,目前已经当众斩首一百余人,震慑与动荡笼罩了整个倭地。

无奈,这样简单粗暴的做事,只是为未来埋下隐患!

大明与倭地的敌对,在最白热化的阶段,言实将军被证实——他受了伤,但是还活着!

之前传闻身亡,也只是为了反击倭地,要他们放松警惕中的一环。

人们欢呼雀跃,感谢老天长眼。却也哀叹,白旭宪白死了,多少文人墨客写哀悼文章,只把这二人比作了伯牙子期。

还有些戏多的,直接涕泪满襟,直呼这一对儿文武知音,峥嵘友谊,若二人都在世,那是怎样一段佳话、更是大明之幸啊!

言实得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也有些懵了。

……白旭宪会自杀?!

他那脸皮和浑身解数混日子的本事,怎么会去自杀?

可如果说是真的被公主逼死……

但言实早就同意山光远告知白二小姐他没死的消息,都是一家人,白旭宪也理应知道他没死吧。又怎么会纵身一跃,摔得粉身碎骨来为他的死请命?

那位洞悉不少关键的白二小姐,却在此事后隐了身。

甚至有些书香门第给自己贴金,说想要收养这侠肝义胆、君子清流的白家仅存的嫡女,希望知道她身在何方过得好不好。

也有些人说公主、韶骅与皇帝现在装死,但都是等着要给白旭宪扣屎盆子呢!白家嫡女千万别露面,否则被公主报复,都不知道要怎么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