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3/6页)

洪叔又笑道:“几位官爷如果不嫌弃的话,太太也准备了你们的。

将士们顿时高兴道:“不嫌弃不嫌弃,我去拿碗。”

“把我的碗也拿来。”

秦放出来了,不仅自己出来,也叫来了十八区的十个百夫长来抬粥。一开始韩臻等百夫长不知道秦放叫他们过来做什么,看到驴车上一桶桶的粥,我的妈呀,吃腊八粥啊。

十八区十个百夫长,光是来来回回,就抬了好几次的腊八粥,要知道粥占分量和面积,跟之前的点心不同,而这么大的阵势整个区的人都知道了。有将士好奇的问,得知是秦千夫家的太太给他们送腊八粥了,一个个感动极了。

很快,熬将军知道了这件事,他心道,这秦放家的媳妇真会做人。不过……熬将军也厚着脸皮来混腊八粥了。熬将军一来,其他得了消息的将军也来凑热闹了。

杨海燕既然来送腊八粥了,那么里面的料自然不是差的,红枣、桂圆金贵的料放的少,但是花生、红豆、绿豆,这等稍稍便宜的,料可是足足的。

等将士们两碗腊八粥下腹,虽然没有吃饱,但是大家也足够满足了。

家属房

杨海燕让范婶等人给吕嫂子、杨大花等十户百夫长家都送了腊八粥,又给熬将军下面的九户千夫家里都送了腊八粥,范婶等人送粥的时候,也收回了一堆的礼,当中也有腊八粥的。

到了十八区的人下值之后,杨百夫、吕百夫等人回到家,把今日十八区的事情同家里的女人说了一番。

吕嫂子感叹:“海燕是个聪明人,以前住隔壁的时候,也一贯会做人的,家里的两个小伙子每天喝着她给的羊奶,就是连我也喝了不少,这羊奶还真养人。”

吕百夫看着自家媳妇喝羊奶喝的气色好了不少,笑道:“给你吃,你就说人好话,那我们不得欠了人家。”

吕嫂子瞪了他一眼:“瞧你说的,海燕可是说了,羊奶这一个时辰不喝完,就没有营养了,要倒了,这不,倒了浪费,就给大家一起喝了。如果是她拿来做生意的,我哪儿会占人便宜啊?你可不知道,她不仅自己喝,她家的下人也喝,所以我就不客气了。”

吕百夫看得出,自家媳妇对秦放家的印象很好。

这样的话题不只一家在说,就是杨百夫家的也在说。杨百夫太太道:“可不是,人家大户人家出来的,精明着呢,前儿还给我们送了鸡蛋,虽然是收钱的,但人家是从乡下收来的,能记着我们也算有心。”

当然,后人夸的,也有人说闲话:“就她会做人,钱多了没处花了。”

或者其他的千夫长太太:“这人真会收买人心,这不是叫你们难做嘛?”

但是别人的话杨海燕听不到,也不放在心上。就算她为自家的男人收买人心怎么了?

杨海燕以为,腊八粥的事情就这样过了,岂料第二天,秦放和昆狮下值回来,两人的马背上足足拉了四捆柴,一人两捆。

杨海燕听到范婶说,还特意去看了,等吃饭的时候她问秦放:“怎么?你和昆狮去捡柴了?”

秦放哪有这个时间?他道:“是昨天晚上将士们下值的时候去捡柴的,加上今天中午将士们休息又去捡了些,一人凑够了一捆。”

杨海燕听了真是哭笑不得:“他们也太有心了。”

秦放接着道:“太太,你等着,十八区里堆放了足足千余捆柴,明天让洪叔去拉。”千余人,一人一捆,千余捆。

这下杨海燕被吓到了:“这一天一捆,都能烧上三年了。”

第二天一大早,洪叔就去拉柴火了,十捆柴一趟,足足拉了大半个月。这事儿把整个家属房都震动了,有些人会算计,忍不住算了算,一捆柴十文钱,千余捆柴,如果买的话得要十两银子,这一算,忍不住道:这腊八粥送的合算啊。

于是,有些千夫长家的太太算计着,等来年碰到什么日子,也给自家夫君下面的将士们送些吃的,如果再收回来千余捆柴火,转手一卖赚十两银子,这岂不划算?

不过,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等到过年的时候,杨海燕又打破了他们的希望。

秦家拉了大半个月的柴火,这日子到了十二月二十三了,马上就要过年了。

这天,已经入睡的杨海燕被吵醒了。

莲嬷嬷一边敲门一边道:“太太,大人回来了。”

杨海燕有些迷迷糊糊的套上长款棉斗篷去开门,秦放已经进了正院,看见杨海燕站在门口,他大步过来:“把你吵醒了?快回被窝里。”

杨海燕拉了拉衣服,不解的问:“你今儿不是晚上当值吗?这会儿应该在军营啊,怎么回来了?”

这事情不是什么大秘密,所以秦放直言:“侯府出事了,小公子被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