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人血馒头(婆婆苏文,居然是个巨富)(第3/6页)

但是王戈壁在一封信里写了这么一段话。

她说,苏文有一大笔财产,不愿留给不肖子孙,给了她,她想等顾霄回来之后交给顾霄,代由他来代为保管。

而她自己,则只有一个要求,出家作尼姑,要用余生为苏文祈福。

这句话引起了阎肇的注意。

苏文生活过得很清贫,但并不穷,阎佩衡给她的生活费没有断过,阎肇结婚前的津贴也全寄给了母亲,阎军兄弟每年都会给,以及,阎老太太毕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也有些家底儿,虽说年青的时候恨儿媳妇,但死的时候已经悔过了,把自己存的身家全留给了苏文。

苏文很可能遗留了几千块钱,再或者几个镯子,一对戒指之类的东西,那是苏文的财产,也是她的信物。

王戈壁一直在首都,可西平市有米德,还曾经是公安局长,他肯定一直帮王戈壁盯着苏文。

会不会阎肇当初当兵不在家的时候,王戈壁曾指使米德贪污过老太太的东西?

她最后留的一手,就是想用那些东西,让顾霄相信她才是好的,善良的,对苏文好的那一方,继而,老太太想得挺美,下半辈子还想找个寺庙给她养老,去当尼姑,菩萨会收她吗?

她那么真善美,得搏了顾霄多少同情啊。

跟阎卫面对面看了半天,阎肇自己想不到母亲的遗物到底是什么,于是,又拿着信回了家,要跟美兰交流一下,看那东西到底是啥。

捧着信,阎肇看陈美兰,陈美兰也在看阎肇。

苏文曾经留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阎肇完全猜不到,毕竟他很小就离家,当兵了,从那以后少回家,即使回了家,也跟母亲交流的很少。

收敛苏文遗物的时候除了几件旧衣服,没什么值钱的,阎肇也全付之一炬了。

在他想来,那应该是小戒指,小耳环,镯子,或者顾霄留下的口琴之类的。

但陈美兰觉得不是,她直觉婆婆不是那样的人。

要仅仅只是几个小戒指小耳环什么的,敛丧的时候阎斌就会收起来,交给阎肇,阎斌又不可能贪东西,也不可能被人收卖,他没收敛过东西,就证明老太太真的没有留遗物。

但那东西到底是什么?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苏文很可能有一笔遗产,但是那东西在王戈壁手里。

阎家一门上下,三父子,没有一个知道那东西到底是什么。

事情发展得很快,顾霄在首都只停留了一天,就趁着飞机来西平市了。

而在出发前,他给阎肇打了个电话,只说了一句:“小肇,在你娘盛放骨灰的地方等我,我到之后,会直接在那个地方等你。”

阎肇是在家里接的电话,他又不是周雪琴,也没有重生,当然很讶异,因为盛放苏文骨灰的地方,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

今天是8月31号,圆圆终于在暑假结束之前拍完了戏,马上就要回来了。

陈美兰提前一步,先把孩子的暑假作业要了回来,跟小旺俩忙忙碌碌,正在替圆圆批改作业。

她今天也是头一回问阎肇:“咱娘的骨灰到底在哪儿?”

“莲花公园旁边,莲花庵里头。娘当时交待后事的时候曾说过,不要把放她骨灰的地方告诉任何人,我也从来没跟任何人提过,顾霄是怎么知道的?”阎肇反问。

莲花庵是个大寺,苏文活着的时候是在家居士,死了骨灰归寺庙,这是常理。

顾霄确实喜欢苏文,了解苏文,猜得出来,陈美兰觉得很正常。

阎卫已经出发去机场,接顾霄了。

再过两个小时顾霄就会到西平市,而此时,阎肇依然没想到,他娘留下的遗物到底会是什么。

顾霄身边有个阎东雪,还有个阎东平。

他还跟总军区提了诉求,要求总军区把王戈壁放出监狱。

王戈壁一直隐忍不发,这突如其来的一招,打的他们兄弟措手不及!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对于阎肇兄弟是大大的不利。

“漫天的花哟漫天的云,细箩箩淘金半箩箩沙……”门外一阵嘹亮的歌声响起,紧接着,一个穿着花布小褂,两只布头凉鞋,还扎着两只冲天小辫儿,皮肤黝黑的小女孩进了院子,立刻就是一声喊:“妈妈,我回来啦。”

一个暑假,泡在陕北,圆圆拍完了《归城》在农村的所有戏份,终于回来了。

“爸爸怎么不高兴呀?”小丫头看她爸脸比平常还黑,困惑不解的问。

小旺正在修改作业,回头说:“谁知道呢,他只会和妈妈说话,整天唧唧咕咕的。”

小狼却是哇的一声:“姐姐,你怎么变成这样啦?”

黑,圆圆的皮肤底色跟阎肇的差不多要一样黑了。

阎肇得去莲花庵,当然想让陈美兰陪她去,路上再想一下,苏文留的遗产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