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红眼病(“就像我对你。”)(第3/4页)

要出门,他又说了句:“对了,你最近怎么没动静,关于那笔钱,你好好想想吧,该怎么花!”

这倒让陈美兰犯了难,阎肇手头没钱,还千辛万苦给她搞了一辆车来开。

不谈爱不爱吧,就在生活上阎肇的心是足够诚恳。

那笔钱是阎肇的难处,那么,她到底该怎么花?

这不,她正在想的时候,大稀客,东方集团的会计兼书记夫人崔敏居然来找她了。

“请问,这是阎肇家吗?”崔敏在外面问。

圆圆和小狼俩在院子里踢毽子,圆圆一把抓住了毽子:“是啊,阿姨,快进来吧。”

崔敏进了院子,顿时呵的一声:“陈美兰,你一直说你住在农村,可你没跟我说你住的简直就是个外国人才能住得起的小别墅啊。”

院子在于打理,从今年夏天开始,阎肇用大白粉把家里所有的墙面都给粉了,还从市场上买了些雨花石回来,把房子的前脸用雨花石和水泥整体刷了一遍。

外墙白白净净,内院朴素大方,看起来可不就像别墅。

崔敏可是金主,陈美兰连忙把她请进了门。

进了圆圆和小狼的卧室,崔敏把手里提的茶叶和酒放到了桌子上,再环顾了一圈,看到那架钢琴,顿时又惊呆了:“这可是施特劳斯,你家谁弹。”

“我呀,阿姨,快喝茶吧。”圆圆已经抢着泡了一杯茶,捧给崔敏说。

陈美兰拍拍闺女的屁股,让她出去玩了。

她估计崔敏亲自上门,应该也是为了那三十万。

果不其然,崔敏也不绕弯子,直接就说:“听说上回米兰来的时候,把那三十万给你了?”

“是。”陈美兰说。

崔敏又凑近了一点,才说:“咱们西平市有个军工厂叫271厂,你知道吗?”

“知道。”陈美兰说。

271厂她不仅知道,她还知道它在这几年就要被人从部队上承包出去。

承包人名字叫冯育,在将来,冯育会是华国排得上号的富豪。

吕靖宇作为西平市首富,是凭房地产起家的。

而冯育,恰恰就是凭借271军工厂发的家,不过他的发家史并不光彩,据吕靖宇说,他是靠倒卖军工厂的固定资产发家的。

崔敏于是继续说:“部队上现在正在大裁军,配套的军工厂也会相继裁撤,271厂属于陆军总军区直属,是个劳保厂,目前正在进行承包制招标,里面各种大型的纺织机器都是现成的,目前有的原材料就值上百万,而且设备齐全,一旦拿下来,你想继续搞服装生产也行,要怕麻烦不想自己搞,转包给别人还能赚一大笔转包费。我爸是个轴脑子,这事儿属他们总军区管,但他不愿意让我做生意,反而想让王戈壁的大女婿冯育来搞。我爸我是不指望了,毕竟就连我妈都说,但凡什么事涉及到他的好妹妹王戈壁,他都会六亲不认的。不过美兰,你能不能求一求阎参谋长,让他帮咱们打个招呼,到时候咱俩一人掏一半的钱,看能不能把271厂给拿下来?”

她一口气说了一大串。

陈美兰一时半会儿还消化不了这庞大的信息量。

下意识的只问了句:“冯育是不是米兰的大姐夫,王戈壁的大女婿?”

“对。”

“俩口子都在经商,现在准备拿下一个大军工厂,而且还是你爸帮忙?王戈壁还是你爸的妹妹?”陈美兰又说。

崔敏苦笑了一下,明白过来,陈美兰这是误解了。

于是就跟陈美兰讲起了王戈壁的历史。

王戈壁今年56岁,比自己曾经的爱人米记强小20岁,俩人属于老夫少妻。

嫁到军区的时候只有16岁,因为年龄太小,而且丈夫级别比较高,所以她是军区领导家属群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也是因此,虽说今年已经56岁了,但部队上的大领导们,比如崔部长,阎佩衡,以及徐司令员等人,都拿她当小妹妹。

而她也一直喊他们叫哥哥。

崔敏说的既是气话,也是实情。

因为王戈壁的丈夫早逝,丈夫的战友们这些年对她们母女颇多照顾。

一帮老领导,比如崔部长,连崔敏这个亲女儿都勒令着不准经商。

但是王戈壁的大女婿冯育一直在拿军区资源的生意,崔部长就愿意帮忙。

美其名曰:老战友死得早,他的后人,不得不帮。

崔敏解释完,又自嘲一笑:“你还没见过王戈壁吧,虽然快六十岁了,人长的也挺一般,但不知道为什么,说句丑话,就连我爸都特吃她的那一套。”

陈美兰一直以为王戈壁只是在阎佩衡面前温柔,对阎佩衡好。

这意思怕不是,她还是军区老领导们共同的梦中情人?

而且就凭她这一套,她的大女婿冯育在将来,会成西平市第二富豪?

在陈美兰印象中,军工厂要对外承包,手续是特别严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