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5/6页)

话刚说完,她背上的孩子突然哇哇地哭了出来,马冬云赶紧带着孩子出去换尿片。

文英头痛地按着额头说:“我就是顾虑这个才把范围给选定在小姑娘,不然开着开着会,她要出去给孩子换尿布,喂奶怎么办?”

“小姑娘也是要结婚生孩子的,迟早的事。”余思雅回道。但文英提出的问题也确实是一个问题,只能说女人很难,要兼顾家庭,又要好好工作,两方面都要顾好,并不简单。

等马冬云进来,余思雅直接说道:“我要经常出去出差的,有时候一次出去好几天,你家里人能同意吗?”

据刚才文英说,马冬云才21岁,嫁人三年多就有两个人孩子了。而且现在还没计划生育的概念,乡下也没什么避孕措施,她很可能还会接着生。不断地生孩子就意味着她要经常缺岗,到时候谁来接替她的工作?还有这么多孩子,她照顾得过来吗?还有精力去工作吗?余思雅其实想劝她少生一点,一两个就够了,但现在乡下就是多子多福的观念,她说了这话别人不领情不说,只怕还会在后面编排她。

“去很远吗?”马冬云犹豫了一下问道。

余思雅诚实地说:“目前主要是去县城、省城,以后会逐步扩大到临县临市,乃至跨省。跟着我工作不轻松,可能经常不着家,也没空管家里的事。你要是了解我的情况就知道,我家里都是弟弟妹妹在操持家务,你家里人能接受你以后没那么多时间顾家吗?你可能以后比你丈夫更能干,收入更多,出去别人可能会笑话你丈夫是吃软饭的,你和你丈夫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吗?好好想想我提的这些问题,你要参加工作没问题,但也要考虑好如何平衡家庭跟工作的关系。”

说完,余思雅又对文英道:“重新统计一遍,把嫁过来的媳妇们也算上,凡是符合学历要求的都记下来,我挨个看。咱们妇联是妇女儿童的妇联,理应一视同仁,所有人机会一律平等。”

“抱歉,余主任是我工作上的失误。”文英马上歉疚地说。

余思雅没怪她:“第一次就算了,下次注意点。”

这些问题马冬云一时半会儿也答不上来,背着孩子心里乱糟糟的,最后感激地躬了一下身说:“谢谢余主任,我会好好考虑的。”

余思雅颔首:“嗯,回去吧,跟你家里人好好商量。”

这段小插曲余思雅也没太放在心上,直到文英第二次拿来了名单,余思雅在上面看到马冬云的名字,犹豫片刻,在她的名字下面打了勾。

最后余思雅挑出了六个女同志,让他们来公社面试。

面试第一关,余思雅让他们写一份五百字的报告,总结公社去年的妇联工作。

考核了文化水平后,她又挨个跟她们面谈。

这些姑娘和妇女都挺腼腆的,看到余思雅就很紧张,话都有些结巴。相较之下,马冬云是最大胆的那个了。

最后轮到马冬云,余思雅问她:“我上次问你的问题,你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吗?”

马冬云用力一点头:“我男人说了,他支持我的工作,以后他多照顾家里,两个孩子先跟着他上工,等大些就送到学校。”

说完,期盼地看着余思雅。

余思雅翻出她的笔试,文字简练,对去年妇联的工作总结得也算到位,看样子,她平时没少关注养殖场的事。

“你以前去养殖场应聘过工人吗?”余思雅问道。

马冬云不好意思地点头:“我去应聘过销售,没通过。”

她还想去当饲养员,但人家只要烈属,她没资格。

余思雅综合衡量了一下,决定给她个机会:“其实这次妇联招干事,主要是给我招助手,帮我打下手,跑腿。你胆子比较大,跟在我身边比较合适。”

听到这话,马冬云蹭地抬头,惊喜地看着余思雅:“谢谢余主任,谢谢……”

余思雅举起右手:“你先别谢我,我话还没说完,我不会把你招到妇联,你要是愿意,去养殖场,名义上是做办公室文员,但最主要的工作相当于我的秘书。”

妇联这边是干部编制,文英明显不大愿意要马冬云,余思雅不想勉强她们双方。养殖场那边她说了算,而且就马冬云敢跑到妇联来找她这事看,也不是规矩的人物,这样的人放在养殖场,以后更能发挥她的所长。

马冬云才不管什么妇联还是养殖场呢,她只知道她应聘上了,以后就是吃公粮的了,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虽然没上成大学,但好歹也坐了办公室,跟笔杆子打交道,总算没白念。

“谢谢余主任,谢谢余主任……”马冬云欢喜地说。

余思雅微笑着说:“不用谢,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到养殖场报道。我先说好,跟着我干非常累,也很辛苦,但以后出头的机会也更多,你如果能好好表现,那就一直跟着。如果不能,那以后就留在养殖场管打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