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4页)

然而下一刻,就见美人薄唇轻启:“这么些年,也承蒙恒哥哥照应。只是兄妹之间应该互相扶持,以后恒哥哥有什么所求所需,也尽可开口。妹妹义不容辞。”

女人脸上带着浅浅的柔和的笑意,很美。

顾恒却忍不住握紧了手中的茶盏,觉得这水凉的刺骨。

还记得当初他已经取得了双方父母的同意,欢喜的回去请媒人互换庚帖,却不曾想带回的是老师递回来的一封书信。

只说两个人不可能了。

后来,他去了京城,在考取状元的那一天,于人群中一瞥,又瞧见了那个让他心心念念的女子。才知道,原来她进了六殿下的府中。

兜兜转转,两个人再次相逢,是在扬州。

彼时,他才知道,京城中说她已经死去的消息是假的。

面前这个小人儿才是真的。

他欢喜得一夜未睡,克制着自己,怕吓到了她,一点一点的接近她,让她对自己卸下了防备,愿意同他说话,同他欢笑。

他其实也早就察觉到,枝儿妹妹对自己没有男女之情。

如今亲耳听到,竟然还是如此心伤黯然。

顾恒用了好久,才从回忆里抽离,饮尽了最后一口沁凉的茶水,强颜欢笑道:“哥哥......知晓了。”

男人来的时候,能见欢喜。走的时候,步履踉跄,身影在落日下拉的长长的,颇有悲伤落寞。

枝枝也忍不住鼻子发酸。

若是不喜欢,她不想强求自己,也不想敷衍别人。

更可况,从前不知便罢。

如今知道了,也试着接近过,若是她继续耽搁着他,才是对不起他。

如今这般,才是两人最好的样子。

陈瑾茫然的回屋,看到姐姐低眉垂目的模样,知晓她心里也不好过,悄悄地便离开了。

四月十五,徐老太太六十大寿。

徐家满门清贵,祖上配享太庙,自然值得最大的场面。

这一天,几乎徐州有名有姓的都会到场,一大早就宾客盈门,热闹的紧。

枝枝前一天就回到了扬州城,早早地陪在了外祖母身边。

开宴的时候,她见到了已经半个月未见的顾恒。

他好像清瘦了一些,脸上的骨相有些微凸,但是见到她以后,轻笑着行了个礼道:“枝儿妹妹。”

枝枝也回了个礼,道:“恒哥哥。”

她想问他怎么瘦成了这般模样,但是想到,自己不愿意再为两人平添纷扰,又咽下了这口担忧。

反倒是顾恒似乎与以前一样,在陈父陈母面前彬彬有礼,还谈论了自己最近去了一处山村,在那里待了半个月,所见所闻所感。令陈父大赞。

作为扬州太守的孩子,顾太守,和徐老太爷又是师生关系,所以最后徐老太爷、陈父、顾太守和顾恒坐在了一处桌子上。

枝枝和外祖母、还有陈母,与他们相隔不远,还能听到几个男人畅快的笑声。

宴席结束,顾恒派了人过来,说是有话要与枝枝说。

枝枝看了一眼两个长辈,只见陈母点点头,徐老太太对身旁的丫头说:“天色黑了,那边路又不好,让素云陪着你去。”

两个人相约的是一个湖心凉亭,四处烛火通明,又各自带了小厮丫鬟守在不远处。

进去后,顾恒笑着道:“枝儿妹妹坐。”

枝枝坐下,顾恒从怀里取出了一块绸布,打开后是一只通体莹白的玉镯,在烛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晕,好看极了。

“这是母亲托我送于妹妹的见面礼。”顾恒脸上挂着随和的笑意,“母亲知晓我多了一个妹妹,开心坏了。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对珊瑚玉手镯,原是要留着做传家宝的,如今赠予妹妹一只,希望妹妹喜欢。”

一听是传家宝,枝枝便更不愿收了。

顾恒却直接递了过来,道:“这是母亲的心意,也是我的。”

枝枝知晓,他这是为了让她放心,也是为了让两个人以后见面可以多一分亲近,却不再惹人非议。

以后,两个人就是众人知晓的兄妹关系了。

他如此为两人考虑,枝枝却又忍不住哽咽着抬眼望他,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

顾恒道:“若是妹妹不嫌弃,我可以为妹妹戴上这只镯子嘛?”

枝枝将手伸过去,莹白的镯子带了一丝温凉,在她的手腕上更加通透。

顾恒低声道了一句“真好看”。

只是,这便是两个人最亲近,也是唯一一次触碰了。

收了镯子回了前院,徐老太太笑着说:“顾太守也说了,要与我们南枝认干亲。你外祖父说询问一下你的意见,如今看来,你这是已经同意了。”

枝枝笑着道:“嗯。”

陈母笑着开口:“如此也好。这样对你也是一种保障,有了这层关系,更没有人敢在扬州欺负你了。女孩子做生意多有危险,日后出门记得多带几个人,光有石头和茂竹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