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往事(第2/3页)

八卦阵破灭之后,这地底墓穴受到这股鬼气的冲击,像是隐隐也有垮塌的危险。

黑线钻爬之下,不止堆积的骨墙急颤,就连头顶的石头、地面都像是地震一般抖动了起来。

此地毕竟是在墓葬之下,若是一旦坍塌,几个修道之人便罢了,普通人恐怕逃不过这一劫。

他心慈手软,一想到此处,忙就喊道:

“你们继续寻找典籍,长青,替我帮助画聚阴符,我们助这些沈庄的前辈们一臂之力!”

老道士出身道门,懂得驱邪镇鬼、超度亡灵,可同样也懂得护鬼聚阴,只是不常用这法门罢了。

此时话音一落,他不惜耗费自身元气,咬破舌尖,喷出大口精血,嘴中念念有词,开始绘画起聚阴阵来。

血光化为大阵,无数阴气滋养此地阴灵,与他们相连。

受这阴气滋养,那些原本已经显出颓废之势的鬼灵像是瞬间精力焕发般。

无数阴魂顺着链索而上,不要命般的扑咬着女鬼的头颅,分食她身上的阴煞之气,直咬得她惨叫连连。

趁此时机,又有人找到了数本万盛年间的典籍,都一一送了过来。

可惜这几本典籍之中,有两三本都没有,唯独在最后一本的时候,宋青小将其接过一看,就见上面写着:沈庄史记。

万盛九年。

书籍之内已经很少有关于孟家的记载,在失落的史书中,不知当年与沈家因丝绸案结仇的孟家最终是什么样的下场。

但从书中内容看来,宋青小猜测孟家恐怕已经被挤出了庄子。

沈家看样子在丝绸案后发迹了,短短五年的时间,便将庄子改名换姓,可见其势力已经非同一般。

到了万盛九年七月的时候,上面记载了一件事。

沈家家主沈仁成为皇商,其子沈择宁有文才,考得功名,娶……阎氏……妻,双方结秦晋之好……天作之合。

书中竟罕见的以大量笔墨描述了沈择宁此人性情温和,人品端方。

宋青小抿了下唇角,心中思索了起来。

根据目前看过的万盛年的文书史记看来,这孟、沈两家不知因何结怨,而出了丝绸案。

偏偏双方的子女在这个时候相恋。

但从结果看来,这段恋情并不好,孟氏女仿佛有备而来,陷害了沈家一般。

当时孟家势大,沈家全家下狱,却不知为何最终孟氏女自缢而死,而沈家凭借一方信物翻身,将孟家‘赶出’庄子里面。

根据户籍记载,孟氏女死时年芳18,她既与沈择宁是恋人,那么不难推测出沈择宁的年纪应该与她相差不大。

宋青小最早找到的记载中,万盛三年提及了丝绸案。

而孟氏女则自缢于万盛一年,虽说没有找到与之相关的资料记载,但她的死,想必与此案脱不了关系。

一面是情郎,一面是家族,无可奈何之下她选择了自尽这一条路。

也就是说,丝绸案最早可以追溯至万盛元年。

万盛元年发生此案,至三年时案件发生翻转,而到了第五年时,沈家无罪释放。

到九年的时候,沈择宁与阎氏女结为秦晋之好。

“阎氏……”

宋青小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她记得,万盛三年的记载中,好像也有一个姓阎的人出现过:

“阎承秉,知府?”

不知这两个姓阎的有没有相关,但宋青小总觉得线索已经穿连了起来。

沈家当年下狱之后能如此快的翻身,并在几年后迅速发展,除了拿出证据之外,恐怕也少不了人帮持。

知府阎承秉能在他们落难时帮忙奔走,可见双方关系不一般。

在沈家发达后,沈择宁娶的阎氏女,恐怕与阎承秉也有关。

她皱了皱眉,深呼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一丝焦虑:虽说古籍不全,记载也只是寥寥数笔,可事情的大概也能推算得出来。

女鬼十有八九是三百多年前,七月在桑林上吊的孟氏女。

无论是从沈庄后来桑蚕业的发达,以及先前她听到‘孟芳兰’三个字后的暴躁都可以验证这一点。

不过找出了她的身份来历,找到了她当年的一些过往,但这些跟自己的任务白首之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再往后翻了翻,出乎意料之外的,竟然在这一本万盛九年的《沈庄史记》的最后一页中,找到了一则记载:

万盛九年·十一月。

沈家出现异象,有人夜半游回,说是闹鬼惊吓了阎氏。

……

在此之前,这几本史记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郑重其事的关于鬼神相关的记载,这是宋青小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笔书。

读书人自有浩然正气,子不语怪力乱神。

兴许野史记载之中有各种各样的神仙鬼怪的传说,但像这样真正的记事之中,是要上报朝廷,各地自留一份存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