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打听(第2/3页)

在财帛的引诱下,又看最先住进去的人相继发达,不少当年逃亡而出的一些人陆续搬了回去。

七十年相安无事。

甚至随着丝绸业的发达,沈庄又恢复了几分当年的繁荣景象,眼见大家日子要越过越红火的时候,突然这个时候沈庄出了事。

大汉说到这里,特意停了下来,有意卖了个关子。

“出了什么事?”宋青小其实心中已经有数了,但看大汉一脸期待自己发问的样子,便也就顺着他的表情问出了声。

“沈庄闹起了鬼!”他的神色像是在吓唬小孩子。

“哦。”宋青小应了一声,脑海里却已经活动了开来。

照大汉所说,沈庄经历过这样的变故之后,里面死灵之气极重之下,本身就会蕴养出凶悍的鬼物,有阴魂、厉鬼出现,应该并不稀奇。

可奇就奇怪在,为什么在七十年前,这些最先搬进去的人没有被阴魂所害,反倒和平共处了这么些年,直到七十多年后,又重新出现有鬼的传闻?

“小师妹,你怎么这样?”

大汉见她表现,有些不大开心:

“平时师傅罚你去坟地练胆,都吓得瑟瑟发抖的人,这会儿听到有鬼,就这反应?”他冥思苦想了一阵,突然作恍然大悟状:

“你该不会以为我骗你吧?”

他‘嗖’的一下站直了身:

“吴婶说了,沈庄是真的闹鬼,闹的还挺凶的!城中好多人都发现了,所以四处找高人呢!”

这边师徒几人只是附近荒山野岭之上一个无名破道观中的道士,并不是什么出名之人。

山上的师徒四人中,除了原本的‘小师妹’外,另外两个弟子也算是踏进了修行的大门。

只是早些年的时候,仍需要吃喝拉撒等。

这吴婶当年嫁到了山脚附近的一个村落中,平时闲来无事会随她丈夫一起送些瓜果蔬菜的上山,因此与师徒几人结识。

她其实也不知道山上道观中的几师徒有没有真实的本事,只是最近上山来的时候,老道看到了她印堂间的黑气,觉得不对劲儿,问起了她原因,她才说起了娘家发生的事。

直到老道主动提及,她才惊觉这老头儿有几分本事,当即将事情和盘托出,并告知老道,说是沈庄里的镇长已经发出告令。

凡是前往沈庄的和尚、道士,不论有没有真的帮他们解决麻烦,一律都会出一份金酬谢,包来去的车马、吃住费用等。

而若是能替他们将事情解决,那么由镇长带头,再集结镇中的几位富豪大乡绅,额外会再凑一份重金,用以答谢帮助了他们的人。

沈庄富得流油,许多人靠着养蚕,家里有的是钱,不怕花钱办事。

“师傅倒是不在意金钱等物,但是他算出了……”

大汉说到这里,下意识的住声。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及时的将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又转而变成:

“你是个女孩子,道观中又只有你一个女性,师傅有时不方便带孩子,吴婶帮了不少忙呢。”

甚至前几年她开始发育,也是师傅拜托了吴婶来陪她住了几天,教会了她很多常识。

“所以吴婶提出请师傅帮忙,师傅也不好拒绝。”

大汉说到这里,小心翼翼的看了宋青小一眼,见她好像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先前说漏嘴的那句话后,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只是这一趟行程凶险无比,师傅几日前焚香沐浴,卜过卦象之后,说这次前去,吉凶难知。”

他的心情一下像是显得有些忧郁,抱着那硕大的包裹,像是呆愣了片刻。

不过一会儿功夫,他又恢复了先前大大咧咧的样子:

“师傅说了,这一趟有个生死劫,若是能顺利渡过,那么你们自然是安然无恙;若是渡不过去……”

他说到这里,声音一下顿住,但话中的含义却已经不言而喻。

宋青小则是并没有将‘渡不过去’放在心里,在她心中,这一次的任务事关她的生死,无论如何,绝对不可能渡不过去的。

她倒是注意到了大汉话中的一个词汇:

“你们?”

若是按照老道所说,生死劫顺利渡过,大家自然是安然无恙,为何他会说成你们?

“口误!口误!”大汉忙不迭的打了下自己的嘴,末了又傻笑了两声:

“嘿嘿。”

宋青小还想再追问,却已经察觉有一道气息正往这边赶来。

片刻功夫,一个年约五十来岁的男人出现在敞开的房门之外。

他穿着打扮与大汉相似,只是身材要更消瘦些。

留了寸发,腰背挺得笔直,看起来神色严肃无比。

“还没有收拾好吗?”他双手倒背在身后,喝问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