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第2/5页)

但凡能遇到一个不为难人的女方,那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况且,人这女方还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没得挑的。

苏华荣满脸喜气地和裁缝这样又闲说了几句,问她衣服多久能做出来。

裁缝说大概得要个一星期,叫她过一星期后过来拿,苏华荣点点头应下便先走了。

日子每天差不多重复,一星期过得很快。

苏华荣过来拿了做好的衣服回家,又从手帕卷里拿了些攒的糖票,让叶安国去公社称了点白糖,再加上桃酥、鸡蛋糕一些吃食,叫媒婆领着去女方家。

既然是订婚,自然把结婚的日子也给算好了。

为了留出足够的时间盖出个两间房来,苏华荣拿两人生辰八字找人算日子,定下来在明年的五月份,那时候天气不冷也不热,刚好结婚,连女方的婚服,也是按照那季节做的。

媒人杨婆子领着叶安国去女方家,送了衣服给了吃食,走了该有的过程,顺顺利利就把这件事情给办下了。余下叶安国和何月香之间,也就剩一道简单婚礼了。

亲事订下后,叶老二也没多做耽搁。

他直接去大队申请宅基地,等宅基地批下来后,又问大队借来木框子,之后便带着叶安国一起,每天下工后再去山下河里挖土往家里拉。

泥土混合杂草枝叶,加水和起来,放到木框子里压实定型。

放在太阳下晒上一个星期,土坯就做出来了。

起先拉泥做土坯的时候,叶安国不知道叶老二要干什么,倒是问了他一句:“这是要盖房?”

叶老二累得直接坐在泥地里休息,抽着旱烟跟他说:“不盖房你结婚后住哪?”

叶安国倒真没想这个事,回答一句:“家里不能住?”

叶老二抽一口旱烟咳嗽两声,“家里这么多人,你结婚住东头房里,安军就得搬出来,让他住堂屋当间里倒是也行,可你和你媳妇方便吗?你愿意,你媳妇能愿意?”

叶安国想想也是,家里人口太多了,屋子就那么几间。

他带着媳妇住东屋,外屋当间住叶安军,西屋住五个丫头,确实非常不方便。

他倒是没往分家那层上去想,毕竟在农村,分了锅才算分家。

只要还在一个大锅里吃饭,那就算不上是分家。

既然他结婚能申请一块宅基地,那当然是盖上两间房,他和媳妇搬出去住是最好的。

一来不影响家里原有的生活,不会多个人来占地方,挤得叶安军连睡觉的房间都没有,他和何月香也能住得私密舒服一点。

既然是给自己盖房,叶安国便干得更起劲了。

但凡看到叶老二有些累,他就让叶老二在旁歇着,自己握着铁锨挖泥往平板车上堆。

家里的其他人空了自然也来帮忙,还有邻里像老金这样的汉子,也会搭把手。

今天你家里有事情我帮你,明天我家里有事你帮我,农村多是这样。

人一多起来,事情干得就很快,院子里堆的土坯就一天天见高。

家里看着都欢喜,因为堆起来的是一份喜庆。

一九七六年的元月份,苏瓷正式小学毕业。

五年级的八个学生,都从安老师手里拿了自己的成绩单,还有升初中的报名表。

李秋玲拿到成绩单和报名表的时候,眼底有一些担忧和惆怅。

但她也没有过多表现出来,只和苏瓷约好了,两天后一起去大队部盖章。

两天后的下午,两个小姑娘在小树林边上碰面,一起去大队部。

现在小树林已经变得光秃一片,地上倒是覆了厚厚的树叶子,唯有一条踩出来的小泥路被扫得干干净净。

苏瓷走在有些坑洼的土路上,能看出李秋玲眼里的东西,于是对李秋玲说:“别担心了,我感觉赵书记挺通情达理的,你家这些年表现又很好,不会在这种事上卡你。”

李秋玲心里其实还是非常没底,但她还是吸口气点了头,重重应一声:“嗯!”

两个人过了小树林,一路走去大队部。

向阳大队的大队部也就几间土坯房子,分为一间广播室、一间办公室,还有一间摆长桌大会议室,平时村里领导开会都在这个会议室里。

院子不怎么大,所以平时要是需要开社员大会,都是召集在小学操场上面。

院子大门倒是不失气派,上头镶着红色的大五角星,门旁挂白底竖匾,上面印着黑色大字——向阳大队革委会。墙上还有“农业学大寨”、“毛主席万岁”等字样。

走到院子大门前,李秋玲稍停了一下步子。

她看着苏瓷深深吸口气,把书包里的成绩单和报名表都拿出来,然后和苏瓷一起进去。

过了院子直接去到大队部办公室,习惯性地站到门口喊“报告”。

喊完报告发现,赵世满不在办公室里,办公室有两个人,一个是副书记吴有金,还有一个是吴巧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