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第2/4页)

他也正经起来了,看着苏瓷问:“既然养活不起,日子过得穷成这样,干嘛还生这么多?”

苏瓷语气依旧平淡,“这种事,又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怀上了还能不生?”

连跃犹豫一下,“不怀不就好了?”

苏瓷没多想,顺着话题继续说:“这是想不怀就能不怀的?”

只要有生理需求,只要干那事,就必然会有怀上的可能,易孕体质那就连着怀。

连跃说着开始吱唔:“不是有那个避……又不要钱,免费领的。”

肖桉和钱小川听完他这话,和他一起,瞬间脸蛋都变成了玫红色。

苏瓷的注意力在话题上,仍旧没有多注意没多想。

她看着连跃,疑惑着问他:“还有能让人不怀孕的东西?还免费的?”

连跃难得说话腼腆,“当然有了,你们这应该是去县医院,直接领就行了。”

他也是无意中在家里翻到过这个东西,后来才有了一些相关的了解。

甭管什么年代,少男少女对这方面的事情,永远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只要有一点小苗头,便就着蛛丝马迹往深处去了解。

听完了连跃的话,苏瓷愣了好一会。

原主记忆中这方面的认知几乎为零,而且她也敢确定,乡下人在这方面封闭且愚昧,根本没有人知道有避孕t这回事。

尤其是女性,这方面的知识几乎都是零。

结了婚怀上了就生,根本没有任何的其他意识。

而在苏瓷发愣想事情的时候,连跃三个人脸蛋已经红透了。

瞧着像是被热的,更像是被煮熟了的大龙虾。

肖桉和钱小川是彻底不出声了,翻着眼看天,只觉得尴尬得不行。

连跃稍微好那么一些,又说了句:“小丫头你这……真……听得懂我们在说什么?”

苏瓷回了神,看向连跃、肖桉和钱小川。

这会儿她注意到他们红透了的脸蛋了,也意识过来她和他们聊了个什么话题。

对于连跃三人来说,这种话题已经属于禁忌话题了。

这个年代的人都很纯朴,尤其在这方面,不像后来那么开放。

她能说她听得懂?

当然不能!

于是苏瓷立马假装自己就是小孩子,故意一派自然天真童言童语道:“不就是怀孕生孩子嘛,有什么不懂的?我妈生了九个孩子,我当然听得懂了。”

连跃清了清嗓子,分析出来她是没有懂。

她只知道生孩子这件事,这几岁小孩都知道,但她不知道生孩子前的那个事。

看苏瓷是完全不懂,他也就放松了神经,没再多想。

然后他没再继续坐着休息,清两下嗓子站起来,叫上肖桉和钱小川,继续干活去了。

苏瓷坐在田头没起来,看着连跃三人往地里面去。

她嘴角含了一些些笑意,慢慢溢出来一点,心里想——这三只可真是质朴又纯情。

当然她感兴趣的不是这三只纯情不纯情。

而是,县医院可以免费领到避孕t。

这种事,就算她已经来不及帮上苏华荣什么,但还是可以力所能及,帮一帮身边可以再去帮助的女性。让她们知道自己可以有选择,而不是只能被动生娃。

因为之前修紫砂茶壶赚了不少的粮票和钱,加上之前帮秦老爷子修元青花的钱,再加上没事给家里改善伙食从叶老二和大哥二哥手里收的钱,苏瓷身上现在稍有些积蓄。

她没有再急着出去走街串巷锔碗锔大盆,而是安心地跑知青点。

打算是一鼓作气,彻底把这些知青给收服,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再没有别的鬼心思。

况且她也不是白干,记了工分,到年底还是有钱拿的。

虽然小打小闹似的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苏瓷跟着知青小同志们收了几天红薯,差不多把任务完成。

东西全部上交给了大队,至于再怎么分配下来,就不是她要操心的事情了。

完成收红薯任务的这一天,下工后,苏瓷长长松了口气。

晚上知青们又热情留她在知青点吃饭,她实在是不想吃高粱面黑馒头或者窝窝头了,便硬是找借口回了家。好歹她家的小竹篮子里,还有属于她的两个白面馒头。

离开知青点后,苏瓷心情轻跃地一路轻哼着歌。

这样哼着歌到家,刚一进院门,忽听到一些音乐的声音,低低地从堂屋里飘出来。

她下意识停住步子,隐隐约约听到好像女声在唱——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

多么温暖,多么慈祥

把翻身农奴的心儿照亮

我们迈步走在

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1

苏瓷疑惑着往堂屋去。

刚进一堂屋门,就见家里九口人全都挤在堂屋东头房里。而那个音乐是从长板桌上的收音机里发出来的,唱的是《北京的金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