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3/4页)

第一个问题是:“青苗计划今年第五年了,马上就要暑假,今年有什么新的安排吗?”

赵长缨这事儿都是想好的,自然驾轻就熟:“会更深入贫困山区。草原上的孩子,大山里的孩子。去看看他们是不是愿意学习竞技体育。”

“对的,今年我们的目标有所改变,和国家体育局联合进行了青苗计划。也就是说,长缨基金会会接着寻找适合射箭的孩子,但如果有适合其他体育项目的孩子,也会推荐给体校。”

“所以,今年的规模更大,工作人员更多。也就需要的时间更长。”

“因此不是暑假开始了。现在已经在行动中了。毕竟华国那么大,想要找到好苗子,两个月并不够。而且虽然长缨射箭俱乐部一直可以招收没有条件学习射箭的孩子,但我想,贫困的孩子是没有这个钱和信息通道,来找到我们的,需要我们去找。”

赵长缨忍不住想到,顾怀之应该也在某个山里或者草原上。

港城一别,他俩就没见面。

那天心理医生和顾怀之谈了许久才离开,顾怀之拿着顾锦生前的心理咨询病历和录音,听了整整三天,在屋子里没出来。

那录音里的内容赵长缨和付天易都知道的——顾锦很痛苦,他不恨顾怀之,“我只是想知道她爱我吗?跟怀之没关系,我喜欢他,他是我的儿子,跟亲的一样。我要二胎不是为了否定怀之,我只是为了问问天易,她爱我吗?”

这话他重复了很多遍。

顾怀之给赵长缨发信息说:“我没想到他不恨我,也许那天他真的只是管不住自己了。如果十六年前我听到了这番话,会好受很多,也不会这么钻牛角尖。”

但造化弄人,顾锦的心理医生是顾家的女婿,顾锦出事,顾家人记恨付天易和顾怀之,这些东西都收起来没给。

顾怀之去哪里听。

但晚了不等于迟了,那些话显然让顾怀之的自我怀疑厌弃没有了根基,他起码可以审视自己了。

随后顾怀之就去找了碧海,跟着碧海开始了青苗计划。

赵长缨没问,但顾怀之会发信息给她。

他们去的川省的大山里,顾怀之说:“我碰到了一个孩子,他爸妈吸毒去世了,他只有九岁,却要照顾年迈的奶奶,和四岁的妹妹。我问他活着累吗?会恨吗?他说父母去死是父母的选择,他恨,可是他要活着,累也要活着,他要活出人样来。”

他们去了贵省的某个山区,那里山路崎岖,不少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顾怀之说:“我碰到了一位九十岁的奶奶,她长得特别漂亮,即便这个年纪也能看出年轻时是位大美人。我听说她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为了活命,将她推给了鬼子。她跟我说:恨是恨的,所以她要活着,就在父亲眼跟前活着,她就是父亲的耻辱,她死了才如了他们的意。结果她爸爸自杀了。”

“长缨。”那是第一次顾怀之谈眼见之外的感想:“每个人都有局限,但我的确发现,我似乎真的有点想不开,我在苛责自己。我不是恨爸爸,但我也不该恨自己。”

赵长缨想:他应该轻松些了。

当然,这不过是她一时的想法,采访还在继续。

彭云问了句:“似乎一开始的青苗计划完全是为了培养射箭苗子,但现在不仅仅于此。”

赵长缨点头,“原先是因为能力只有这么多,但现在可以扩大一些了。我们的一点点努力,可能是数千名孩子命运的转折,那何必纠结他是不是会射箭呢?其实即便青苗计划原先帮助的孩子,即便他以后不射箭也没关系,因为如果真的优秀,肯定会走职业的,其他的孩子,能改变命运就足够了。”

彭云都忍不住想鼓掌,不过此时不合适,她赞叹着接着问:“那第二个问题,是所有观众都想知道的,时隔四年,你会有惊喜吗?”

“毕竟上次72箭连续十环,36箭打同点,画出华国地图。还会有惊喜吗?虽然我们也都想不到还能做到什么地步?”

赵长缨就笑了,“其实完全可以不做。因为这样的成绩想要保持,已经很难了。”

这个话一提,彭云就知道,肯定有戏,她一下子就兴奋起来。

奥运会马上开始,因为赵长缨上次的出色表现,几乎所有人的人都在猜测,赵长缨这次会有怎样的展现?

毕竟无论是射箭世界杯还是射箭世锦赛,赵长缨都是常规打法,他们真的很需要刺激一下。

“会有吗”彭云追问。

赵长缨就说:“会有,因为我想挑战一下自己。在这个全世界瞩目的体育平台上,告诉我的后来人,我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其实不能算是炫耀,而是我要让历史记住,我到这里了,你们可以站在这个位置,以此为起点,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