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3/4页)

但顾怀之的目光不太一样。

有不敢置信,有激动万分,还有一种她看不懂的情绪,他的眼睛里在闪着光。

对的,似乎当年在他眼中消失的光,又出现了。

顾怀之说:“长缨,我想问你几件事,可以进去吗?”

赵长缨就往后退了一步,让开了地方,径直往里走去,顾怀之跟在后面,把门关上了。

这客房不小,分为内外两间,赵长缨在客厅里坐下,顾怀之就坐在她对面,他平时一向冷静,这会儿却有点忐忑,有些紧张,可没有退缩,试探的说:“有个夏青墨的女孩,你认识吗?”

赵长缨就知道,一定是这个问题。

现在不是承不承认的问题,她要知道顾怀之为什么会认出她,为什么会知道大夏朝的事情。

所以赵长缨的回答是:“你怎么认识夏青墨的?”

这不是肯定,但也不是否认。

顾怀之心里越发有底,并不隐瞒,“在梦里。”

果不其然,赵长缨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顾怀之接着说道:“我知道不好相信,但的确是在梦里。”

“六年前,我玩高山滑雪跌落昏迷了三天,从昏迷开始,我就断断续续的做一个梦。”

“开始的梦很不连贯,只能凭借着猜测。那是个深宫中,不过不知道是什么朝代,有个九岁的小女孩,因为母亲去世生了一场大病,变得有点迟钝,每天浑浑噩噩的坐在湖边托腮,连她的宫女都说她傻乎乎的。”

赵长缨心里是极为震惊的,她以为顾怀之也穿到了大夏朝,所以才认识她,但她万万没想到,顾怀之是做梦梦到的。

这太不可思议了!

但他说的的确对。当年自己突然穿越,更何况是被烧死的,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情绪当中,她有愤怒有不解也有委屈,所以那段日子,她一直是沉默的。

宫里的人都说,“楚贵人死了,十四公主魂也被带走了,成了傻子了。”

顾怀之竟然连这个都知道?

顾怀之说话也看着赵长缨,她的表情很少有波动,若非真的对夏青墨太了解了,他甚至看不出这个丫头心里的诧异。

他定了定心神接着说:“那段情景过得很快,仿佛在眼前掠过一样,她病好了,她开始上学了,她终于开心一些了,会笑了。但很快,九公主被赐婚了。”

“她懵懵懂懂的问奶妈要不要去恭贺,送什么礼物?结果奶妈告诉她,不用去,九公主不愿见人。她就问,为什么呀。可奶妈不肯说。”

“于是,这个小姑娘就去跟自己的姐姐们打听,很快她就知道了答案,不过十四岁的九公主被嫁给了敌国大周的皇帝为妃,而那位皇帝已经五十高龄。足可以当她们的爷爷了。”

“小姑娘问为什么?姐姐们的回答:因为国力羸弱,只能以公主和亲求得国家片刻安宁。小姑娘又问:那么多姐姐都和亲了吗?他们怎么娶的过来?姐姐们说:娶了死,死了再娶,反正父皇能生,怕什么。小姑娘直接摔了手里的茶盏。她吓坏了,几乎是铁青着脸逃回去的。”

他说着就看着赵长缨。

赵长缨的确记起来了那件事,那是改变命运的一件事,她真的是吓坏了,本以为逃离了章家,命运补偿她,好容易过了好日子,哪里想到,是虎穴。

她没想到,重来一世,还要面临少年死亡的魔咒。

顾怀之慢慢回忆着那个女孩给他的震撼:“她回去一晚上都没睡。我以为她看起来那么弱小,除了哭没有办法,但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在学堂,夫子问有什么问题吗?她站了起来,她问夫子,‘我听说公主都要和亲,可我不想去,我需要怎么办?’”

“这是我第一次对她另眼相看,她不一般。”

“夫子很纳罕的看着她,并没有说什么,给出了答案:‘如果不想和亲,那就要比送去和亲有更大的价值’。小姑娘若有所思,倒是旁边的公主们都开始窃窃私语,小声嘲笑,因为她们觉得小姑娘太傻了,怎么可能不去呢。”

顾怀之的声音渐渐高了,“我以为她会知难而退,毕竟即便是要和亲,也是六七年之后的事了,有荣华富贵在身,谁会想的那么远。哪里想到,自那天起,她三天三夜没出宫门,也没睡觉,她的身边全部都是纸张,写着所有她能干的事情。”

“三天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特长,于是出门去了学堂再问夫子:‘我会射箭,我怎么才能做大将军?’那位夫子是非常好的老师,并没有笑她,而是说:‘将军不止要会射箭,也要熟读兵法,兵法我可以教你,但射箭你要另寻老师。’”

赵长缨好像自己都忘了,却被顾怀之的话带入了回忆中。

那位夫子就是她的启蒙恩师宋航,是武将世家里的另类,居然考上了进士,成了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