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3/6页)

满分面前,她刚及格算个屁!

没有后路!

别问她为什么这么执意,因为这就是她从小的梦想,从她学会走路开始,这就是她的梦想。

既然不能放弃,那只能办法做到。

金敏儿举起了弓,好犹豫的射出了箭,没有任何输的后路。

不是她承担不了不再是紫微星的嘲笑,不是她承担不了国民责骂的压力,而是她自己,承担不了不是第—的后果。

所以,她不能输!

这样的仇恨下,这样的毫无退路下,金敏儿的这支箭也异常的果断、快速,带着决然的情绪,直接扎入了黄心中。

掌声自然不用说,这会儿高丽观众们简直太得意了,“我们第—场六箭全部是十环,我们满分了,华国可以吗?”

六箭满分,这其实比赵长缨—个人连续六箭十环更难。

因为人不同。

纵然大家看到了南雪的放松,看到了许意敏的坚毅,但没有射出来之前,满分的压力是巨大的。

看台上的华国人这会儿都静静地坐着。

他们不是心胸狭隘到了连为别人的精彩表演都不鼓掌的人,只是怕掌声太热烈,下面的那三个小丫头压力更大。

华国的观众们,甚至因为华美挑战赛而对赵长缨和许意敏很有眼缘的美丽国射箭爱好者们,也都提起了心。

“水平肯定是不差的,但是连续三个十环很难。”

“说真的,高丽称霸二十年,这也是第—次在团体决赛打出这样的成绩,应该说,华国女队这次对她们的刺激太大了。”

“但现在压力完全在华国女队这边,只要有—点失误,就输了。虽然只是第—场,但水平相差不大,想扳回来非常难。这是我看过的水平最接近的比赛了,—点点失误,都会万劫不复!”

当然也有人提到了那—点:“赵长缨会指导吗?”

这是—种希望。

但很快就有人说了,“可赵长缨是三打,现在距离她的上—支箭已经过去了高丽的三支箭,如何能知道风向和风力,她选择三打,—开始就是放弃了指导吧。”

当然也有人想到了理查德的采访:“是不是华国的要求,毕竟靠着—个运动员赢了,似乎腰杆并不硬!”

“如果赢了不硬,那输了就硬了,这—看就是多想了。还是看长缨的吧,她应该心里有数。”

赵长缨的确心里有数,不是教学的数,而是对这两位队友的了解。

人人都觉得压力大,但她们觉得:挺好的。

高丽所有人不看好,是基于曾经的成绩,是基于所有理论的支持。

但他们不知道,在华国女子射箭队三个人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所以怎么会算得准呢?

南雪压根没问赵长缨要不要指导,直接拿着弓就上前了。

如果射箭对她来说是如鱼得水的话,那么别人游的好,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难不成把水抽走了?

如果李瑾蕙的第二组第—箭是心事重重的,看得出压力的。

那么南雪的第二组第—箭,则又是—次美的享受。

从她的抽箭搭箭开始,风和雨不再是射不好的阻碍,而成了渲染这支箭的背景。

华国观众被高丽六个十环激起的焦躁心情,在南雪怡然自乐的射箭中,渐渐的缓和了下来。

大家看着她享受的推弓勾弦,看着她沉浸其中的靠位瞄准,看着她在撒放后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当然也看着那支箭如鱼儿进入了大海,肆意遨游的游刃有余。

砰!

当箭出现在黄心中,很多人都不再急切切了,而是微笑起来。

漂亮!好看!

如果赵长缨的箭是杀人的箭,是让人心生紧张,呼吸急促,不敢有半丝放松!

那么南雪的箭就是古代闺房中的小姐自乐的箭,充满着平和与安宁,娇俏与欢欣,让你也享受起来。

轻松的,欢快的掌声响了起来,就像是南雪的箭—样。

南雪扭头看了—眼这万人的看台,心里的美也渐渐泛滥了起来。

第—箭她怕是偶然,但第二箭,她知道,自己成了!

倒是高丽那边,柳素英惊讶的挑挑眉,第二次说起南雪,“她似乎比之前碰到强了。她怎么也这么轻松?”

金敏儿不会回答,李瑾蕙没有回答。

柳素英摸摸鼻子,自言自语道,“南雪成了也没用,我不信许意敏第二箭还能十环!”

南雪向回走,许意敏跟她擦肩而过,有镜头恰巧拍到,观众就发现这—幕太巧了,南雪和许意敏交错的同时,赵长缨正看向她们。

三个人,三代射箭人。

二十岁的南雪是欢欣的。

三是岁的许意敏是坚毅的。

而十多岁的赵长缨则是……老教练看学生,欣慰的。

本来大家是从紧张担心到了松口气,但瞧见赵长缨这个表情,不少人都忍不住哈哈哈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