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3/7页)

赵长缨总结出来的法子是,在一千个士兵里找到二十个最有天赋又聪明的人,由她来按着自己的射箭习惯,教授他们射箭。

也就是说,他们所有的动作习惯,甚至举弓的高度,拉弦的力度,放出的速度都要练的跟赵长缨一样。

而他们回去,一个人再带50个人,用同样的方法复制。

那就成了一千个弱化版的赵长缨。

待到敌人来袭,赵长缨根据当时的风力风向敌人前进的速度,统一告诉他们举弓多高,用劲多大,角度如何,何时撒放。

纵然有疏漏,但已经足够了。

靠着这个箭阵,赵长缨不知道胜了多少场。

当然,这个法子其实很一刀切的,无论你高低胖瘦,无论你有劲儿没劲儿,你只能按着赵长缨的模子联系,你只是一个射箭的工具。

这是因为没有时间,也不可能一个个人教授,那不现实。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三个月时间,只有两个人,赵长缨不需要李梅梅和王晓茹变成自己的复制体,跟她完全一样,她只需要知道,她们做到什么程度会射出什么样的箭,用自己的法子帮她们进行校正就可以了。

这就是科技进步的伟大!

赵长缨把自己的法子说了一遍,韩玉芳顿时完全理解了。

这种事在团体赛的确有人做,但都是初级版本。

赛场开始后,教练是不允许进行指挥的,但团体赛三个人是可以商量说话的,不过一般就是射完一箭告诉大家:今天风有点大,感觉往哪里偏,有什么不对劲,注意一下。

但精准告诉别人你该怎么射,那太难了,不是不想,谁不想出成绩啊,这又不犯规。

可做不到。

这就等于赵长缨就是个超级计算机,在没有设备帮忙的情况下,射箭结束后几秒钟,先调整二打如何射,再根据二打射出的结果,调整三打如何射。

这怎么可能?

但她比别的教练好的一点就是,即便不信,她也愿意让赵长缨试试,“这法子属于战术,没问题。但是我觉得太难,你试试吧,如果太耗费时间,别浪费,你虽然金牌没问题,但运动生涯是有限的,不应该只看锦标赛,可以向更高目标进发。”

这是好心,赵长缨应了。

这天训练完,晚上赵长缨就一边做俯卧撑,一边研究李梅梅和王晓茹两个人的射箭习惯。

其实这对她根本不浪费时间,她记性好,早就记在脑子里,体能训练的时候,想想就可以了。

倒是此时,随着体育圈大v云华在直播间里的预测,本来热度一般的全国射箭锦标赛居然一下子热起来了!

一是赵长缨人气高,二是赵长缨拿不到的金牌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大家都想知道,自从赵长缨出现后,但凡参加的比赛,必是第一,谁能第一个从她手中夺走金牌?

一时间,都对目前华国各省队的实力开始估测。

云华一看这么热,干脆开了个投票——“你认为谁能拿到全国射箭锦标赛女子团体金牌?”

这操作简直满分,还是目前蹭赵长缨热度最聪明的一个。

立时,不知道多少人涌到了他微博下,参与进来。

赵长缨知道的时候,这投票已经开了三天了,是陈雪发给她的。

陈雪、张若若、赵长缨在一个小群“密城三箭客”。

陈雪:【长缨看投票吗?你倒数第一!发你链接。】

赵长缨正吃饭呢,打开看了一眼,果不其然,目前投票的超过二十万,第一名是北江省,足足16万票。第二名蒙省,15万票。第三名是密省,9万票。

她往下拉了拉,果然在最后一名看到了南河省,好家伙,她那么多粉丝,居然得票数只有2000票。

这简直不是一个量级的。

有这么不信任她吗?

陈雪已经在群里接着@她了:【你知道吗?我们队里现在天天就牟足了劲争团体金牌呢,教练也天天这句话,南河不成,这是你们唯一的希望。你有信心吗?】

陈雪回家后,并不想放弃射箭。

恰好因为赵长缨的事儿,不少省队开始招揽密省的优秀队员,赵长缨给几个联系过她的教练介绍了一下,最终陈雪去了川省。

就是非常了解她家里状况,很爱提前做功课的何雨生那里!

赵长缨正在翻评论呢,回答慢一点,张若若也发了消息:【密省也是,何月明简直疯了,我们训练加了三分之一的量,现在累死了,不比朴素琴的二十公里少多少。她也强调,要团体赛金牌。】

当然,张若若还说了呢:【今天选拔赛结束,章一冰入选了,个人和团体。长缨,你可能要碰上她。她现在自己住一个房间,她们说她练疯了,恐怕是憋着气呢。】

赵长缨又不害怕她。

其实从章家出来后,她已经不把章家人看在眼里了,不是不恨,而是她还很弱小,发展自己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