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4/7页)

她想不出,可这会儿赵长缨的箭已经射完了,不出意外,还是十环。

张若若瞪大了眼睛看着她的成绩,然后走到了起射线,这一次,她就犹豫了。

她是撒放有问题,还是瞄准有问题,还是没有判断好风向?

左一点右一点。

她停在了那里。

周教练一见就知道,完了。

犹豫的箭从没有好箭。

那代表着选手心中不确定,没有自信,目标迷茫。

果不其然,在倒计时声发出后,张若若终于把那支箭送了出去,可结果也很难看:八环!

居然更差了。

她脸色惨白,为什么更差了。

这一局已经结束,赵长缨很自然的去喝了口水,然后等待下一局。

周教练想了想,还是去叮嘱张若若一句,“你打好自己,不要管别人。”

张若若嘴硬道,“我就是在打我自己。”

周教练没办法,退下来了。

可结果是,赵长缨照旧一箭不失,而张若若越看越焦急,等着两局结束,她连个十环都没有,输掉了比赛。

这成绩她普通比赛都没有这么差,怎么可能?

张若若不敢置信,可没人顾虑她的想法,几乎瞬间,看台上的人都站了起来,疯狂的鼓起了掌。

虽然这场比赛实在是太索然无味了,好的对手也是一场比赛观赏性的必备要素。别人见了赵长缨都是越挫越强,而张若若居然越打越差,看这场比赛就跟饭里有玻璃一样,吃一口疼一下,真是败胃口。

但暂时顾不得这些了。

赵长缨赢了,她拿下了省运会女子乙组的冠军。

当然更重要的是,她不但在排位赛创造了连续36箭十环的记录,在淘汰赛再一次重复了这个记录。

甚至他们想,如果还有对手,她还能赢!

这代表什么?

代表着赵长缨不是昙花一现,她就是这么强大。

意识到了这点,甚至连比赛区的教练和选手都激动起来。

虽然分为密城、宣城、罗城等等城市,但他们合起来就是密省人,再合起来,他们都是华国人。

作为射箭人,没人不知道,这些年华国射箭式微,被压成了什么模样。

观众们恨铁不成钢,大声的责骂他们:华国十几亿人口,就找不出一个冠军?

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啊,他们也是这么努力的啊。

可真没有。

他们自责,他们羞愧,他们沮丧。

但现在,希望来了。

教练们脸上忍不住扬起了笑容,就算周教练嘚瑟的烦人,不停地说,“我们密城怎么样?这是我们一中的孩子。第一,你不知道,她才刚学射箭,就第一!”

大家还是很宽容的谅解了。

要是他们,他们也这样,甚至,他们能更嘚瑟,更嚣张。

这是骄傲!

而选手们则也真心为赵长缨鼓掌,如果差距不大,那么还可以不服,还可以竞争,可如今,他们都清楚的知道,比不过了。

那就欣赏吧。

尤其是贺华和余茉,甚至冲着赵长缨举起了大拇指。

唯有张若若,惊恐不定地看着这样的场面,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所有的庆祝都是在嘲笑她的失败。

赵长缨每一步都是踩在她的尊严上赢的。

从进队到成名,每一步。

她站了一会儿,再也受不了了,扭头就冲了出去。

周教练看到了,想了想,还是追了上去,“你干嘛去,等会颁奖!”

“我不去!”张若若回到,“我不去。”

周教练就觉得这孩子平时挺好的,怎么这么想不开呢,“你自己的荣誉为什么不去,你知道省运会亚军多难得吗?再说,你不去,别人怎么看你,你还想再进一步吗?”

张若若咬了咬牙,“那不是荣誉,那是耻辱。我家条件好,不靠这个。”

他这么说,周教练彻底没劝的想法了,只是冷冷的告诉她,“你这是钻死牛角尖,运动从来不是努力就能拿第一的,是一场场的坚持,不停地挑战,是不认输也不怕输。你这样射不好。”

张若若扭头就走了。

周教练叹了口气。

赵长缨则还好,贺丹已经顾不得什么,从看台上绕到前面跑了过来,直接一把抱住了赵长缨,可他激动的只有两个字,“长缨,真棒!”“真棒!长缨!”

而旁边的王局还不如贺丹,他只有一个字:“棒棒棒!”

不是他们没见过世面,而是这份喜悦太大。

过了一会儿,就要颁奖了。

赵长缨抬腿就要过去,王局和贺丹也没觉得怎么样,倒是让养了个女儿的周教练气得不得了,一把扯住了。

把从周雨那儿要来的镜子和小梳子递给赵长缨,“别戴帽子了,长得这么好看,让他们看看,梳梳头。”

然后又给她拽了拽衣服,才说,“昂首挺胸。你看看下来多少记者,都是冲你来的,等会儿颁奖完了还有采访,你想想怎么说。这视频全国都要看的,笑一笑,啊。让他们瞧瞧,咱们冠军多年轻,多精神,多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