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3/3页)

要忠于自己的理想,就等于背叛组织。他被关在船舱里好几天,想了一路,想不出两全的立场。

再说,招商局前景虽好,李鸿章手段霸道,一艘船还没置呢,先掐死所有本土竞争对手。这种被人按头欺负的窝囊事,他要是敢妥协,甚至配合,他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他忽然说:“阿妹,如果我……我要做些别人反对的事,你会怪我吗?”

林玉婵笑了,挣开他,去舱里换了干衣。

“忘了告诉你,”她轻快地说,“你失踪的时候,我们这群臭皮匠也先斩后奏,做了点事……”

------------------

李鸿章被众官簇拥着,接风洗尘,设宴饮酒,又张罗请戏班子,袖子里不免又多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银封。“雷厉风行突击检查”的计划完全搁置。

不过,也在意料之中。做官嘛,人情往来,怎么能省。

第二天,巡捕房派人送来查抄义兴的赃物:两千两现银和汇票庄票,一柜子各种文件手册,船已都锁在码头里了,由于船工群情激奋,还未敢上船检查;还有几本边缘烧焦、看不懂的账册,内容颠三倒四,不知是哪个小儿信笔涂鸦的练习本。

李鸿章吩咐拿银子谢了来人,黑下脸,翻了翻那些“账册”。

这船行果然有鬼。不然,哪个商铺记账还用密码符号?

正琢磨其中机窍,忽然,盛宣怀一脸紧张,闯了进来。

“大人,电报……”

沪港电缆是今年新铺的。然而李鸿章对“电报”这东西已不陌生。洋人已经跟他软磨硬泡了好几年,要求架电线、办电报公司,美好前景说得天花乱坠。作为封疆大吏,李鸿章哪能让洋人主导驿信传递。每次都拒绝没商量。

不过这不妨碍他勇于尝鲜,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条泡在海里的洋人电缆。

“香港来的?”李鸿章接过,“何事?”

翻开电文,他剧烈咳嗽一声。

轮船招商局在香港新设立的分局,刚刚选好址,雇好人,租好了船坞货仓——被人砸了!

就在两个时辰以前。

告急电报里字字血泪。说港英当局不买大清的面子,怠慢华人商业,一天了还没派警察来。他们只能自雇侦探,查出很可能是当地“三合会”所为。下属们势单力孤,没法跟本地黑恶势力相抗,只能忍气吞声。

重建花钱。香港分局请求延期开张一个月,并增加拨款若干。如果李大人能游说港英政府,帮他们讨个公道,严惩肇事者,那再好不过。

“一群蠢货!”李鸿章将电文摔在脚下,“不是让他们夹着尾巴做人,跟当地三教九流都搞好关系吗!这是经商,又不是开衙门!谁让他们搞衙门那一套!”

江南制造局众官侍立,脸色红白不定,都觉得李大人是在指桑骂槐。

直隶总督的临时公馆布置得精美异常,多宝阁里摆的全是顶级洋货——精致的钟表、八音盒、镶嵌巨大的南洋珍珠的摆件。对面则挂着传统字画条幅,看落款都是大人物。

这些仓促间堆砌的泼天富贵,此时看来,全程了莫大讽刺。

李鸿章凝思片刻,忽然又起念。这个“三合会”,听着有点耳熟。

他手下幕僚一堆,召来一问,果然有消息灵通的给解了惑,说是一伙窝藏在香港的反清贼人,这几年接纳了不少漏网的长毛逆匪,偶尔还客串海盗,专劫大清的船。朝廷屡次要求港英当局重视,但直到现在,一个人都没引渡回来。

李鸿章又窝了火。袖子里那些银封也让他高兴不起来了。

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匪帮是一家。这些贼人跟他的轮船招商局耗上了!

“把船上那个人带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