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3/4页)

于是她有大把时间投入到内务府的采购当中。跑了无数洋行,比对无数产品,最终甄选出几样最顶尖的,再亲自译出天花乱坠的产品说明,拿给内务府皇商一看,对方果然很满意。

“夫人不愧是果然是太后瞧上的生意人。这些玩意儿我们在京里都没见过。先每样来一百件,娘娘们用得好了,有你发财的。”

“夫人”是一品二品的称号,林玉婵眼下是诰封九品孺人,本来轮不上称“夫人”。但如今礼制混乱,称呼滥用,随便一个小官都是老爷大人,这皇商管她叫一声“夫人”,也算是很寻常的客气话。

她连忙站起来道谢,示意周姨再换一壶茶。

她想,乖乖,每样一百件……

“洋人的喜好,未必都能入咱们中国贵人的眼。”她藏住情绪,也学着圆滑的语气,慢条斯理回道,“娘娘们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到时还请您不吝赐教,我们好挑选更合适的——对了,这些瓶瓶罐罐,都是当时拣货时留存的零头样品,送到宫里也不合适,您拿着给府里的女眷用着玩玩。”

皇商咧嘴笑起来:“那怎么好意思呢,嘿嘿嘿。”

……

客气话说了一堆,送了无数小样,把皇商捧舒坦了,终于从怀里拿出内务府签发的专用汇票。

“这些东西,麻烦夫人报个价。你给天家尽忠,天家不会亏待你。”

皇商说得很慢,林玉婵从中听出些许暗示的意思。

她想起太后寿辰上放的、二十两银子一个纸糊灯笼。其实都是她在牢里糊的。一天能赶工几十个呢。

内务府吃差价吃成这样,不从她这单里捞点油水天理难容。

林玉婵试探着说:“其实东西也非琼浆玉液,只是奇技淫巧而已。不过越洋运送花销高,算上损耗,收您十二两银子一件,您觉得……”

其实她还是往高了报。博雅公司一次定了几百瓶护肤品,运费早就摊薄得忽略不计。但她还是按照正常高运费报价,免得自己血本无归。

谁知那皇商听了,蹙眉不悦。

“十二两银子一件?夫人说错了吧?我看光这西洋玻璃瓶,可就不止十二两哦。”

“是是,”林玉婵只好改口,“算上运费,十五两一件?”

“笑话!”皇商突然拂袖而起,怒视她,“太后娘娘们用的东西,就值十五两银子?天家女眷就这点待遇,说出去遭人耻笑!”

林玉婵心砰砰跳,脑子里飞速盘算。

这是明晃晃的弄虚作假。换成别的客户,她早就质疑其人品,找个借口断绝合作。

但是,现在是薅大清朝廷的羊毛……

不管了。这钱不从她这儿出去也得便宜别人。起码她赚了钱,还会用来资助孤儿院和学校呢。

她于是壮着胆子报:“是我不对,您海涵。我方才误算了汇率。这些香药产品,怎么也得三十两一件。”

皇商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命令她:“开单子吧。”

林玉婵亲手写账单,指尖有点发凉,几乎握不住笔。

三十两一瓶的天价护肤品,一次卖出去五百瓶,那就是一万五千两销售额!

而且大部分都是虚头,纯利润!成本不到十两一件!

皇商让她依照不同格式,开了好几份账单——单价三十两、总价一万五千两,自己又抄了一遍。然后,拿过其中一份总价账单,借了她的笔,在那“壹万伍仟两”的笔迹旁边,堂而皇之地添了一个字。

“拾壹万伍仟两”。

他将账单折好,收进信封,朝林玉婵拱手告别。

“夫人是女中豪杰,十足爽快人。下半年小人再来拜访,您提前备好货。”

林玉婵一个人,捧着收条和汇票,张大嘴,风中凌乱。

所以……那人随手给账单上加了十万两银子!

这十万两,都进内务府腰包!

难怪方才一个劲儿地暗示她虚报多报!

给她点零头油水,也算塞她的嘴,让她不许到处乱说。

皇家生活奢靡浪费,光太后脸上抹个护肤品,都能让底下人贪污十万两银子去。看这皇商的熟练程度,显然已成惯例。

同样的十万两银子,可以搭建起一整个设施完善的船行,和洋人们争夺海上之利;也可以买一座中国工业急需的铁厂。洋务派勒紧裤腰带省不出来,还得靠“海关罚款”这种意外之财来填补。

难怪大清亡了呢。

林玉婵为自己撬国家墙角、推动大清灭亡的恶劣行径深刻检讨了一分钟,随后啊的一身尖叫,一蹦三尺高。

照这半年供一次货的速度,她要还清苏敏官的十万两,也用不了几年啊!

虽说慈禧也许喜新厌旧,不会永远在她这儿订货;但羊毛薅一次是一次,开张吃半年啊!

她心里想着羊毛,舌头上想着另一件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