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3/4页)

其实现在想来,裕盛之前的憋屈都是装的。裕盛有心放任她卖弄。因为他早就派人去搜查了她的宿处,准备好了釜底抽薪的栽赃。

那张语焉不详的洋商回信,大概是裕盛早就准备好的,就等个机会塞到谁的口袋里,给文祥一记偷袭。

然后,慈禧也立刻意识到,顽固派和洋务派之间天平被倾斜得太过。她只好顺水推舟,“拨乱反正”,反过来把文祥冤枉敲打一番,又“宽宏大量”地轻罚,顺便卖裕盛一个面子,让两派大臣都欠着她,都对她服服帖帖。

三十岁的慈禧,执掌政权渐入佳境,正学着玩弄权术、驾驭人心。她的开明心态不是装的,整顿国家的志向也不是假的,但她从头到尾最在意的,是奴才们的忠心。

而林玉婵这个道具工具人,可以封赏也可以打杀,慈禧从头到尾就不在意她的死活。

从慈禧决定召见她的那一刻起他,她的命运就不再握在自己手里。

或者说,大清朝的所有子民,从生到死,他们的命运从来都不在自己手中。他们的一生就像处在一个分崩离析的宇宙,陨石随时可能砸落,砸在谁头上都不冤。

而她,只不过是几亿“被安排”的屁民中,十分不起眼的一颗狗尾巴草。

有可能逆转命运吗?

林玉婵对官场的运作方式一窍不通。如今也不会有人给她现补课。她的银钱行李估计早就被充公了,眼下一文钱也使不出来。

但是……等等!

林玉婵复盘到一半,突然发现华点。

裕盛怎么知道她住哪!

她去拜访文祥,被裕盛的眼目看到,这不奇怪;可外城是汉人聚居区,她跟着奥尔黛西小姐下榻宣武门南堂的事,只有当地的教士嬷嬷知晓。她们不可能满京到处宣传。裕盛也不太可能派人跟到那里去。

她逛街的时候也没看到有人跟踪。否则冯一侃会通知……

会是冯一侃吗?

这个跟两广天地会“点头之交”的塑料兄弟,在天津初遇时,他主动提出给她担行李拿工钱。

不太像是蓄谋已久……

他说,受过洪门前辈一个恩,这才一直在天津港守着,等着还人情。

顺便要了她高额佣金,补贴他的破茶馆。

他不能预知林玉婵的拜访,不可能守株待兔……

忽然,院门打开,婆子们热情地起身迎进一个客。

林玉婵看到一个她万万没想到的人。

她惊讶:“怎么是你?”

公子哥儿宝良一身光可鉴人的绸绉线夹春纱长衫,急匆匆跑进来,看着林玉婵一身单薄衣裳,一副霜打茄子的蔫面孔,心疼得眉毛抽动,眼泪都快下来了。

“林姑娘,你受苦了……你冷不冷?你快进屋。”

转头喝令:“还不快去准备个炭盆!”

还是官二代说话管用。一分钟后,一个火盆就送到她房里。空气总算没那么冰凉刺骨。

林玉婵有点莫名其妙。但毕竟是第一个来“探监”的,还是稍微有点感动。

“里面坐。”

宝良捏着鼻子在房里转一圈,把每个角落都嫌弃个遍,丢一锭银子给那几个看守的官媒人。

“这哪是能住人的地方!我家里狗都嫌脏!给她换间房!要有火炕的!不许让她再干活!你,过来扫地!你,来把门窗擦了!别啰嗦,把林姑娘伺候舒坦了没人治你们罪!还有你,快出去置办新被褥、新衣裤、洗面盆……嗯,还有脂粉香薰,女孩子怎么少得了这些东西……还有,林姑娘,这点零钱你先拿着,想吃什么派人出去买,我跟她们吩咐过了……”

林玉婵听得耳朵不够使,赶紧道:“不用……”

宝良还是把碎银子放她床上,脸上又堆了苦笑。

“林姑娘,你早告诉我太后要见你啊……我……我本来是想使钱通关节救你的,可是刑部不放人……唉!我也没想到他们居然对你这么差劲,居然丢到这种地方,还不是欺负你无权无势,没有靠山,让你受苦了……对了,他们给你吃什么?有肉吗?屋子里有老鼠吗?要不要让他们放一只猫……”

林玉婵听着他殷勤地唠叨,不置可否。

宝良拉住她手,哀求:“林姑娘,你就给我个好脸色成吗?我是瞒着家里来的,待不了多久……”

林玉婵蓦然甩开他手,冷冷道:“等等,宝少爷,你方才说,你也没想到他们对我这么差劲——是什么意思?”

宝良:“就、就那个意思啊。这里条件太苦了,其实你根本没犯什么重罪,花钱赎出来就是……”

“你那天又不在圆明园,你怎么知道我所犯何罪?”

宝良脸色一红。

林玉婵蓦然提高声音:“是不是你把我的住址给出去了?是不是你把我的身份告诉了裕盛!你那个遮遮掩掩的一品大员的爹是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