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孤女(01)

尘土飞扬, 哒哒的马蹄声,吱嘎吱嘎的马车声一行,由几十名军士护卫的队伍 , 正朝京城驶去。

坐在马车上, 围在火炉的姑侄俩,昏昏沉沉。被子铺了好几层,才舒服些。

一路上已经走了好些天,离京城越来越近,如没有突然状况,再有三天就能抵达京城。

临近黄昏, 一行队伍浩浩荡荡来到通平馆驿。

提前已经有人打点过, 此时馆驿里面已经安排妥当。

“小姐, 小公子,到了馆驿, 下车休息。”

“嗯, 嬷嬷,等下你让厨房把米粥熬的浓稠些。”

“是。”

一行人进到馆驿,还没有进屋, 就听到后面有人吵闹。

牵着侄子,回过头,只见馆驿大门外,又来了一群人, 看样子也有二十来人, 有马车有马, 也是要投宿在馆驿中。

其中一位彪型大汉, 与驿丞大声嚷嚷着, 嚷什么, 因为隔的实在是有些远,听不真切。

杨清站着看了一会儿,牵着小远儿进了房间,屋内的暖炕已经烧的暖乎乎。

次日早起赶路,接连三天都是早早的赶路,到了京城外,没有进城,直奔郊外。

二房已经有三位埋葬在小灵山,依照原主嫂子的遗愿,等回京以后,直接入葬,与原主的亲兄长合葬。

那边嫂子顾氏的父母兄嫂侄子侄女已经等待在那边。

第四日,在挑选的吉时前抵达。

杨清一行刚到,远处的顾氏一族,急忙迎了上来。小灵山属于原主的母亲所有,现在属于姑侄俩,在山下有座温泉庄子,几进的大庄子。

顾氏的父母,不宜去到山上,已经等候在庄子里。

忙碌了半天,杨清抱着侄子下山。

“小叔,您先回府吧。先给祖父祖母他们报个信,还有麻烦您帮侄女找祖父说一声,就说侄女想带着小远住上几日再回去。让小远陪陪哥哥与嫂嫂。”

哀泣中带着恳求,杨五叔即便是个铁石心肠也不忍心。“住吧,住几日也行。我与父亲说一声就是。还有你给献王府送了信去没有?”

“送了,杜嬷嬷直接进京先去外祖府上送信,再回府整理我们带回来的行李。”

“送了信就好。你自己也要好好的,别思虑过甚才好。”

杨五叔也是庶子,与原主的父亲关系不错。

“侄女明白。”

隔壁院子里,顾氏的亲母抱着小外孙,哭哭啼啼,絮絮叨叨的说起顾氏的过往。

杨五叔,刚刚翻身上马,远远的就看到亲自过来的亲爹昌南侯,身后还有很多的人,大多数都是宫中之人,其中一位是新帝身边的心腹公公丁公公。

刚歇息下来,杨清又被伺候着跪在地上接旨。身边还跪着一岁多,什么也不知道的小远儿。

丁公公站在正中间宣旨,大致意思是,原主的父亲军功赫赫,忠勇无双,屡立军功,本来早就要有封赏,可边境一直不稳,先皇准备把原主父亲的功劳再多叠加一些以后一起封赏,没想到在一次战役中,为了掩护去边关历练的皇孙(现在的皇子)而亡。

后来先皇就想着让原主的哥哥再累积一些军功,再重赏原主的哥哥,没想到,两年前原主的哥哥又战死沙场。

这这这,现在新帝刚刚登基不到一年,正大赦天下,那有功的人,也赶上了,用原主父亲,原主哥哥的军功,皇帝今天是要大大的封赏杨清与小侄子。

封杨清为清澜郡主,封杨致远(小远儿)为安定侯(取边关安定的意思),世袭罔替。

还有大批的赏赐,那些赏赐直接被送往昌南侯府的二房院落,那边狄嬷嬷与杜嬷嬷已经在安置带回来的行李。

赏赐也被直接送往二房。

这边只需要杨清姑侄俩接旨。

谢恩时,杨清拉着侄子面朝京城的方向磕头后才起来。

杨五叔站在一边暗自感叹,皇族的血脉就是不一样。

这封赏着实不低。

丁公公倒是满意,清澜郡主的态度很好嘛。目光柔和的叮嘱,“郡主,小侯爷有孝在身,不能进宫,但您休息几日后,进宫一趟。

出宫时,皇上与太后可是交代过。让郡主进宫一趟。”

“谢谢丁总管告知。”杨清瞄一眼身边的苏嬷嬷,苏嬷嬷点头,递上了准备好的礼物,之前就有想着可能会进宫,要给宫内的一些人打点,不能全是银子打点,她让人做了不少柔软厚实的护膝,能保护膝盖。

苏嬷嬷刚才就是端着盘子出来的,两幅上等的护膝。

“丁总管,两幅护膝,是我们郡主自己画图,让府中的绣娘特意制作,柔软舒适寒冬腊月时,特别的好用。常年使用,能保护膝盖……”苏嬷嬷没有说,这是郡主让小侯爷磕头时带的。

丁总管好奇的望了一眼才十岁的清澜郡主。微微一笑,“谢谢郡主的好意。”

对眼前的小郡主,印象深刻,也知道眼前的小郡主是个会做人的。还有也是个有意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