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第2/2页)

工匠溯源根本便是墨家,造织布机是造,造桥梁水渠是造,造高达也是造。

当工匠提升到一定程度,那便成了科学家。

这个世界的发展注定了玄幻渐亡,想要推动世界发展就只能从科技方面下手。

至于武功,内力可不能当饭吃,当历史的车轮碾过,这群习武之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最终都会被压扁。

隆兴一年秋,圣宗赵晊迁回东京。

同年,新型纺织机和织布机面世,大幅度提高纺织效率,降低了布匹成本,各地纺织业迅速发展,无数女性走出家门成为了纺织女工。

次年,圣宗废除匠籍,传令天下匠人,若有巧思,皆可上报朝廷,视其贡献授予官职。

水泥、玻璃、香皂等发明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宋廷的国库如同吹气球一般膨胀起来。

有了越来越繁荣的经济作后盾,宋国本就不弱的军事力量以惊人的速度强大起来。

隆兴三年春,宋军收复燕云十六州,时隔数百年,之前不断缩小的版图终于再次扩大。

而这一年,十五岁的赵昚正式开始改革朝廷制度,不再延续以往重文轻武的政策。

年轻的少年帝王,既没有太上皇的钳制,也没有朝堂上臣子的压制,此时正要大展拳脚。

“仙长,您说您既不做国师,又不要建宫立庙,那我以及大宋的百姓该如何报答您呢?”

已经长成少年的赵晊这样问拾音。

而这一次拾音没有像以往那样拒绝,而是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如果你实在有心报答,那就办立女学,准许女性也参加科举如何?”

拾音说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赵昚会为难,犹豫甚至拒绝都在她意料之内。

但意料之外的是,赵昚笑着答道:“正当如此。”

皇帝答应得爽快,朝堂上却炸开了锅,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

“自古以来哪有女人参加科举,入朝为官的,陛下还请三思。”

“男主外,女主内,乃是天地人伦,如何能轻易更改。”

“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主持一家中馈已是不易,哪能参与国家大事?”

赵昚笑眯眯地看着大臣们一窝蜂地反对,就是不说话,直到他们滔滔不绝说得嘴都干了之后,才悠悠开口。

“按诸位卿家的意思,是绝对不同意了?”

聪明敏锐的几位大臣感觉不对,开始保持沉默,而大部分人都梗着脖子反对。

皇帝年少,这么荒唐的事也想得出来,他们是决计不会答应的。

赵昚见状叹气:“仙长难得提一个要求,如果做不到,也不知道会不会惹她生气。”

艹,合着这不是皇帝自己的想法,而是那位的意思啊。

早知道就不那么激烈的反对了。

原本热闹的议政殿瞬间鸦雀无声,沉默片刻后,所有人的表情和画风全都变了。

从女子不堪重任到谁说女子不如男,转变十分突然。

赵晊看着满朝文武,无奈笑着摇了摇头。

·

“两年未见,你还是老样子。”

“你倒是成长了不少。”

两年的时间,坐在拾音对面的黄固已经成功蜕变成了一个青年,身上的修为也即将达到练气中期。

此时的他在江湖上应该已经鲜有敌手了。

如果再让他去刺杀一次秦桧,无论对方再用什么手段都挡不住了,难度犹如从困难降低到了新手模式。

黄固笑言:“多谢你之前赠我的秘籍。”

寒暄过后,黄固表明自己的来意。

“我这次来除了叙旧,也是想邀请你参加我的冠礼。”

不久后便是黄固二十岁的生日了,行过冠礼后,他便正式成年了。

拾音欣然同意。

冠礼上,面对突然到访的拾音,可真是吓了所有人一大跳。

幸好来参加冠礼的人都是黄家的至交,倒也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而拾音也第一次见到了凯旋归朝的大将岳飞。

黄固的长辈作为冠礼的主持人为黄固加冠。

或许是武将的缘故,冠礼的仪式并不复杂,从开始到结束,也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

等结束之后,拾音问黄固:“既已成年,应该也取字了?”

黄固微笑着对拾音拱手。

“在下黄固,字药师。”

拾音愣了一下,然后失笑。

原是黄药师啊,那还真是久闻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