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入宫 本将军宿在哪里?(第2/3页)

她便道:“没事……刚刚给清轩送了些吃的,这便要回去了。”

秦修远“哦”了一声,又兀自说了句:“我也还没用早膳,出门有点赶了。”

唐阮阮闻言,忙道:“嗯,那将军快上朝去吧。”

秦修远眼角微抽,轻叹道:“那,我走了。”

秦修远走后,王氏不禁失笑道:“你们俩啊,还打什么哑谜呢!?”

唐阮阮一头雾水,问道:“什么哑谜?”

王氏道:“阿远哪里是急着上朝,人家是想吃你做的早膳呢。”

唐阮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啊?他怎么不直说?!”

王氏看她一眼,道:“若论行军打仗,阿远是天赋异禀,在感情上,他却是毫无经验的愣子,需得你牵引着才是。”

说罢,又觉得唐阮阮似乎也是个没经验的,不由得有些头疼。

王氏遂道:”算了,你们来日方长。“

唐阮阮面色一红,低头进了门。

————————————————

今日散朝很早,秦修远腹中空空,本想早些回府,却被皇上身边的牟公公拦住了去路。

“将军,皇上请您御书房觐见,有要事相商。”

牟公公恭敬地勾着背,皮笑肉不笑地等着秦修远的答复。

秦修远略一思索,便道:“好,末将现在就随公公过去。”

他跟在牟公公后,思忖着今日皇帝找自己到底是为了何事,精明如牟公公,自然是不会提前透露半分的。

***

御书房之中,燃着淡淡的龙涎香,大气凝神。

闵成帝年过四十,他身着黑缎龙袍,上面绣着繁复瑰丽的赤金色龙纹,昭示着无上的权利和威严。

一双浓眉下的眼睛,幽深不可见底,还未开口便已不怒自威。

此刻他正坐在案前批阅奏疏,眉头微微蹙起,似是有些不言而喻的怒意。

“皇上,秦将军到了。”牟公公俯首通报。

“末将参见皇上!”秦修远单膝跪地行礼。

闵成帝从堆成山的奏折中,抽出一分心神来,摆摆手道:“虚礼便罢了,你过来。”

他指了指手边的一沓奏疏,道:“你看看这些,都是上奏推举益州指挥使的。”

秦修远浓眉微挑,果然是这事。

这益州指挥使一职,讨论了许久,都还没有定论。

因益州地处益云山,是帝都防守的要塞,换句话说,虽不是一品大员,但从三品之上,还是给皇帝看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且益州又能通达南北,近些年来商业繁茂,也逐渐富庶起来。益州指挥使这个位置,可谓是有名又有利,谁能不心动?

前任指挥使,便是得了这位置的便宜,捞了太多油水,被百姓上告到了帝都,由皇帝亲自处置了。

至此之后,益州指挥使一职便一直空缺。

而益州此前有两位守将,负责一南一北的管辖,人称南锦程,北王然。

李锦程出身于士族大家,原本就是帝都长大的,与帝都的各大家族少不得都有些来往,这次皇帝提出要选指挥使,他便动用了不少京中实力为自己奔走,甚至上表推举,歌功颂德。

而王然是一介寒微出身,凭着一身武艺,和之前参军的战功,才得了今日的位置。秦修远私下里听说,他在百姓之中威望颇高。可他朝中无人,若再遇不到贵人提携,恐怕再难往上走了。

闵成帝见秦修远不说话,便问道:“爱卿以为,谁更合适?”

秦修远就料定有此一问,可这问题并不好答。

闵朝的世家大族多出文官,而武将多出自寒门,在朝中时常对立。

皇帝一方面从中调停,让他们维持表面的合作,一方面又希望他们相互制衡。

他当时将内阁首辅大臣之女唐阮阮许配给秦修远,也是知道两方不可能因为这一联姻便结秦晋之好,但恰巧又打不起来。

帝王之术,莫过于平衡。

秦修远若是推举李锦程,便好似他一介武官,却和世家大族有来往,这并不是皇帝想看到的。

若是推举王然,也是不妥。因王然曾经在秦家军服过兵役,只不过未同秦修远打过照面,但在外人看来,难免有提拔自己亲信之嫌。

秦修远沉吟片刻,道:“末将对两位守将都不熟悉,也不得而知。”

闵成帝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不熟悉?”

秦修远感到压迫袭来,但他也自有气势,不偏不倚道:“这益州指挥使是个要职,需得慎之又慎。不如皇上安排个钦差去当地巡视一番,再做定夺?”

闵成帝微微一笑:“有人竟和爱卿想到一块去了?”

秦修远一愣,随即想起上次,去学士府之前和岳父闲聊过此事。

秦修远怕闵成帝起疑,便道:“不错,岳父大人忧皇上之忧,之前与末将讨论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