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舞剧5 芭蕾不止小天鹅(第2/3页)

她说着,情绪上来,突然红了眼眶,哽了一下,“你有没有想过,可能三十年、五十年之后,国内的芭蕾还是只有红白两出呢?”

“老师,红白是经典,可是它们有很强的时代性,它是会过时的。等它们过时以后,未来人们对芭蕾的印象,就只能是一种西方舞蹈。小天鹅是好看,但我们知道,它明明可以很多样的。”

“所以我想排这个舞剧,不是为了自己能有什么成就,我是希望芭蕾能有所成就。”

颜嘉明过了好半晌,才讷讷说出一句:“你这是着魔了。”

要排比《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更好的芭蕾?他从来没敢这么想过,就像他没想过,能排出一个比《天鹅湖》更好的舞剧。

他是在国外学的芭蕾,可是红白的经典,在他心里一直可以与《天鹅湖》齐平。

“对,我是着魔了。倒也不是非要超越红白,就是觉得,芭蕾不止小天鹅,这件事不能只有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知道。”

“我……特别不想打击你。”颜嘉明斟酌着辞藻,“我也不觉得未来国内芭蕾,会变得都是小天鹅,至少从目前来看,我觉得都是吴清华或喜儿的可能性反倒大一些。你的想法很好,或许以后你去了部队、甚至更高的国家歌舞院,可以像老前辈们一样,创作出经典作品。但现在……”

他摇了摇头。

他觉得她现在还做不到。

颜嘉明会在第一次见面就直接指出她动作上的所有问题,但那是为了激起她的斗志,真正打击人的话,他反倒从来不说。

沈娇宁吸了吸鼻子,一时没说话。

她当然知道五十年后国内芭蕾现状是什么样,其实不用五十年,再过六七年,现在的这些吴清华和喜儿们都会消失,随着经济发展的,是艺术从业者的更新换代。

不说普通人,哪怕是他们这些跳芭蕾的,也大多不爱看红白。

当年她在高中课本上看到八大样板戏,回去搜了《红色娘子军》出来看,还被同是国家队的室友说她品味独特。

那不是夸她,意思是简直想象不出来,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看这个?

沈娇宁呼出一口气,她说:“老师,你等着吧,我会证明给你看。芭蕾真正的希望,不是你用身体保护出来的,而是艺术本身浸染出来的。”

颜嘉明倒也没生气,只说:“你怎么想都可以,但是我不赞成,也不会支持你。以后你的每一次训练都不允许缺席。”

沈娇宁听完,站起来走了。

不缺席就不缺席,不缺席她也能完成这部舞剧。

……

想是这么想,可她原来以为,颜老师是最可能理解自己的人,结果没能从他那里得到支持,心情多少有些低落。

焦梦玉晚上来她宿舍的时候,没忍住跟她提了一嘴排舞剧的事。

哪知焦梦玉犹豫了一会儿,竟然也劝她:“要不还是别弄这个了吧?你现在本来每天训练就很辛苦,身体也不怎么好的样子,排舞剧肯定更累。”

“梦玉,我们可能今年都上不了台了!”沈娇宁怀疑自己听错了,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焦梦玉明明很难接受的,“你之前不是说不能上台,你就完了吗?现在又不怕啦?”

“那时候不是担心我们可能会被开除吗?但是现在看这样子,也不像是要开除我们,那就没什么了。”她的长相是很秀气的江南女孩,笑起来文文静静,“每天排练就拿工资,跟其他单位上班拿钱一样,挺好的。”

焦梦玉柔柔地对她说:“我家里已经开始给我相看对象了,只要我还在这文工团里,就能说个更好的人家。下午你跟颜老师说话的时候,我去给我妈打电话了。我妈说,不用上台也挺好,以后方便养胎,现在她只盼着我们能一直不上台呢。”

沈娇宁一时瞠目结舌,万万没想到事情能变得这么快。

她一直以为,这里的人都和她一样,本质上还是对舞台有着渴求的。

“小宁,我这么说,你会不会生气呀?我觉得你人挺好的,所以不想瞒着你。”

“没生气,就是有点没想到……有点意外吧。”

人各有志,在跳舞的人,和热爱舞蹈的人,未必正好是同一群人。

想想改革开放后突然大量流失人才的文工团,焦梦玉的回答好像也挺正常。

“那你早点休息吧,病还没好全呢,我先回去了啊。”焦梦玉站起来说。

“嗯,你也早点休息。”

……

焦梦玉走后,沈娇宁准备睡了,又有人过来找她。

是刘思美。

“娇宁,我有点睡不着,能不能陪我一会儿?”

“当然啊。”跟刘思美关系最好的人是贺平惠,她睡不着却来找自己,估计不是要说关于颜老师的事,就是舞鞋的事,“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