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县试门口熟悉又陌生的……(第3/7页)

越想越难过,盛言楚顷刻红了眼眶,哑着嗓子哽咽:“去年冬天大风吹跑了家里的茅草屋顶,因我在康家舍馆住着不知情,休假回家后看到我娘为了省银子竟拿树叶挡风,脸上因此皲裂了好几块,那双手更是见不得人……”

吸了吸鼻子,一抬头觑到程以贵顶大的男子汉学他抽噎,不忍一笑,感叹道:“所以呀,我今年才想出来拼一拼,夫子说我的学问虽有些稚嫩,但县试考来考去无非考的是帖经、墨义和经义,四书五经我字字皆熟明白,今年下场闯一闯说不准比那些老油条要好的多。”

像陆涟和石大河,大概是因为有过落榜的阴影,所以再考时未免会畏手畏脚不敢草率下笔,不像初出茅驴的盛言楚,他则毫无顾忌敢想敢写。

他年岁尚小,即便这次没中,回去了也没人会笑话他,而陆涟和石大河则不同,他们肩上的压力太大了,压力过大有时候是累赘,像石大河上吊自杀不就是例子吗?

看着盛言楚说的头头是道的样子,刚还为姑姑在家受罪伤心落泪的程以贵忍俊不禁,戏谑道:“你呀,人小鬼大,我早年若是有你这般觉悟,也不至于现在还是白身,若我是个童生或是秀才,我姐还愁嫁不出去?”

“如今不是有柳家大郎求着要菊表姐过门做长媳吗?”盛言楚笑出了声,打趣道,“何况你现在也不大,才十四,若是这回表哥拿了童生功名回家,菊表姐的亲事自是不用舅舅再操心了,除此之外,还有一妙事!”

“啥子?”程以贵痴痴的问。

盛言楚端坐在矮桌前,憋着笑说:“还能是什么?你的亲事啊,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每回咱们去书肆,掌柜家里那个二丫给你倒的茶水总比我的多……”

“你才多大就开始浑说耍嘴皮子了!”程以贵脸上骤然泛起红晕,张牙舞爪的扑过来要打盛言楚,盛言楚忙起身跑,兄弟二人顿时在床上扭打成团。

正闹得起劲呢,客栈房门被敲响了。

两人立马停手整顿衣裳,盛言楚跳下床穿鞋,喊道:“谁在外头?”

“两位爷,是小的。”小二贴着门说话,“楼下来了一个小厮,说是来找两位爷去城中茶楼吃席的,正在外边候着呢。”

“马上来——”盛言楚快速绑好有些凌乱的头发,扭头对程以贵道,“咱们还没到城门口的时候,夫子就在车上交代我,让我跟你说一声,说今晚咱们五人去茶馆聚一聚。”

陆、石二人都没有住客栈,两人借住在县城亲戚家,而康夫子在城门口遇上了熟人,便去了老友车上,临走前交代盛言楚别忘了晚上到城中最大的茶馆汇合。

将银钱悄悄丢进小公寓后,两人火速下楼。

康家小厮笑着迎上来:“夫子让小人将马车赶来了,楚学子,贵学子,两个快些上车吧,茶凉了可就不好喝了。”

“大河兄长和涟兄长已经在车上了?”盛言楚问。

小厮搭好杌凳,正欲解释,这时车棚里探出一十七八岁的少年郎,五官端正温和,只是面容有些发黄,此人正是陆涟。

“楚哥儿,贵哥儿。”陆涟笑着打招呼,“大河他今夜不过来了,刚才我去敲他的门,石家人说他早早去了城西的庙会,说是要去拜一拜佛祖,求一挂安安心。”

两人上车坐好,饶是盛言楚早有心理准备,待看到一身靛青细衫的陆涟后还是有些震撼。

“涟兄长,眼下还是二月天,你外头只套一件长衫不冷吗?”

他里里外外穿了四件呢,亵衣,薄绵长袖,马甲,然后是康家发的统一学子宽袍,贵表哥身强力壮火气重,但也没脱下薄棉长袖。

反观陆涟,宽袖广身的长衫虽衬得他风流俊朗,但二月天乍暖还寒最频繁,这会子丢下棉衣是否过早?再说了陆涟的身子骨并不硬朗。

歹说好说,一路上盛言楚的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没能说动陆涟加件衣裳。

程以贵没好气的拧盛言楚的胳膊,睨了眼走在两人前面瑟瑟发抖的陆涟,蹙着眉头低声道:“他不听劝拉倒,等会冷的喊娘的时候且看他还装不装风流。”

对,没错,陆涟给出的解释很奇葩。

“楚哥儿有所不知,今晚茶馆一聚大有趣味呢,你还小尚且不用打扮,只是贵哥儿…”说着还轻笑了一声,至于后面的话是什么,盛言楚闭着眼也能猜出一二。

果不其然。

原来静绥县最大的茶馆二楼竟然是当街抛绣球的好场地,此时二楼挤满了年轻俊俏的姑娘,一个赛一个穿的美,不少胆大的女子挤到栏杆前对着楼下进出的俊雅学子们嬉笑点评,轮到陆涟时,楼上有女子惊的尖叫,似乎说什么能嫁给这样清新俊逸的儿郎此生足矣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