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3/4页)

他们能跟着封朔千里迢迢南下,必然是军中的精锐,刀光箭雨一路厮杀到今日的。

只不过他们没等来最终的那道杀令——山匪头子带着池青和被劫的十几车金条下山归降了。

池青虽在山寨里被关押了数日,但一张嘴实在是能忽悠,一直被好吃好喝伺候着,直到最近断粮才饿了几天肚子。

军营里还没到饭点,来不及备饭,只得烧水给池青和山寨里归降的那群山匪一人泡了一碗面。

一群人端着碗蹲在地上毫无形象地吸溜,吃完面条,把汤汁都咕噜噜喝了个干净,碗壁光亮得像是被洗过一样。

那年纪颇小的山匪靠近池青蹲下,捧着空荡荡的碗舍不得放下,眼巴巴问:“池军师,军营里当真顿顿都有这样的面吃?”

池青喝了一口汤,打了个嗝儿,才用那慢悠悠急死人的语气道:“怎么可能。”

边上竖着耳朵听的山匪们一脸失望,暴脾气直接哼笑道:“我就说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却听池青道:“这东西上战场时哪里能抗饿,也就来不及做饭时垫肚子用。”

意思是这泡面不过是塞牙缝的小点心。

“早知道辽南王军中是这待遇,老子当初还当啥山匪,直接从军得了!”立即有山匪骂骂咧咧:“老子不怕饿,老子要顿顿都吃这面!”

一群山匪狂点头。

军中的小头目来给他们登记名册,改入军籍时,个个都争先恐后挤上前去报名字。

池青喝光最后一口面汤,才优哉游哉往封朔帐中走去。

封朔在军帐中单独面见山匪头子。

山匪头子不会军中礼节,照着绿林那套做派,向着封朔抱拳道:“当日多谢王爷留了萧某一命。”

封朔略微诧异抬起眸子,重新打量起眼前这跟寻常庄稼汉无异的男子,“汝唤何名?”

当日他留这人一命想逼降他,放水本就隐蔽,没打算让此人记着这个恩情,这人倒是自己察觉到了,可见不简单。

“鄙人萧郸。”黄脸汉子头低了三分,算是对封朔的敬重。

当日他迎战封朔,旁人只当是他侥幸逃脱,只有他自己知晓,是封朔惜才,有意放他一码。

这些日子他在山寨一直琢磨,如何破这局,最后发现一切都只是困兽之争。

这接连几天的暴雨不仅阻挡了朝廷进攻渝州的进程,也是封朔给他的一个考虑时间。

这人聪慧通透,封朔倒是真起了重用他的心思,沉吟片刻道:“本王许你都尉一职,掌兵一万,你从山上带下来的那些人,重新编入军中,可有疑议?”

山寨里不过几千散兵游勇,远不能和封朔麾下的正规军相比。

但凡收编,都会把原有的人马打散重新编制,一则是方便管理,二则是以防有异心。

萧郸既决定归降,就没想过再带领自己原来的人马,拱手道:“一切听从王爷调遣。”

大军当天夜里拔营,全速赶往渝州。

因着行军紧急,一路上火头军几乎没煮过饭,都是用开水泡面饼。

军中的面饼吃完,但途经任何一处州府,都能从当地面坊补给到军需时,饶是封朔也有些惊讶。

他久未过问姜言意生意上的事,都不知她如今已把面坊开到了别的州府。

有那么一刻,他是真心为姜言意感到自豪。

哪怕没有味觉,用木箸挑起面条时,嘴边也不自觉带了一抹笑。

远在西州的姜言意,刚好也挑起一箸滑溜溜、香喷喷、贼劲道的酸辣粉,嗦完一口才叹气:“川西那边没个音讯传回来,舅舅在渝州也是苦战,我如今既不敢回楚家,也不敢见太皇太妃,自己心中都没底,不知怎么宽慰她们。”

安少夫人如今已有两月的身孕,平日里一直孕吐,常是吃得少吐的多,人都消瘦了下去。

姜言意听说她吐得厉害,特意过来看她,给她做了酸辣可口的酸辣粉,安少夫人才吃了顿饱饭。

安少夫人道:“我倒是佩服你,不管多大的事压下来,都没见你慌乱过。”

这次的酸辣粉是姜言意用油泼辣子做的,安少夫人碗里姜言意只勾了一点辣子,安少夫人就被辣得直吸气,却又舍不得停下木箸。

红亮的汤底上铺着一层肉沫炒制的浇苕,挑粉条时,粉条上也沾了不少肉沫,一口下去香浓多汁。

姜言意被夸了,神情却有些无可奈何:“我也慌,但若是不吃不喝成天只顾着担心,把身体拖垮了,除了添乱,也帮不上什么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天塌了自有个儿高的顶着,把眼下的事做好才是要紧的。”

安少夫人被姜言意逗笑,感慨道:“我若是有你一半豁达就好了。”

姜言意蹙眉:“你如今有孕在身,安夫人还不消停么?”

安少夫人神色黯然:“婆婆虽不明着给将军房里塞人了,但同各家夫人来往时,少不得说我善妒、仗着将近宠爱目无尊长,对她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