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完结章(上)(第2/3页)

他没忍心说得太狠,温昭媛和贤妃眼睁睁的看着赵嵘淹死,而从未伸出援手。

这跟她们亲手把赵嵘推下去,没有半点分别。

贵太妃闻言,眼中强忍着泪。

她已经隐约猜到了,如今赵峋来告诉她,不过是再次确认罢了。

“多谢皇上。”贵太妃声音沙哑的道:“您替嵘儿洗脱冤屈,找回公道,他终于能安心了。”

赵峋想到在莲池边贤妃遇到九皇子的鬼魂,后来贤妃发疯,想来正是天意。

“太后的罪行,不止这一桩,朕已经召集宗人司,过两日便会定下来。”赵峋安慰贵太妃道:“她谋害九皇弟之事,朕也会一并算上去。”

纵然先帝早有定论,这样公然推翻未免有损先帝的英明——可九皇子的惨死,跟先帝也未尝没有关系,他宠爱九皇子,却没能护得住他。

冯氏害死了她的儿子,先帝没有查出来,反而是赵峋替她完成了。

“皇上,您和先帝很不同。”贵太妃微讶,很快回过神来,浅浅笑道:“大皇子有您这样的父皇,必定能平安喜乐的长大。”

赵峋闻言,笑了笑。

“朕本想跟阿妧一起过来,只是她昨夜发热,今儿才退了烧,正在清凉苑休息。”他不疾不徐的道:“昨日我们从宗人司回来,冯太后说了些很不中听的话,阿妧怕是受了影响,还想请您得闲,去开解她一二。”

想到阿妧对她的托付,贵太妃心中微动。

看皇上的意思,分明对阿妧是动了心的,并非寻常的恩宠。

阿妧怕是当局者迷了。

贵太妃欣然应下。

等赵峋走后,只听内侍通传说是沈副统领来了。

这是赵峋给贵太妃的特别恩典,每月能让沈家人来一次,能在宫中的行走的沈铎,来得更多些。

“铎儿,你回家后跟你爹娘知会一声,就说皇上已经下了决心,让昭贵妃跟沈家认亲。”贵太妃让人退下,留了沈铎说话。“往后你就要多一个妹妹了。”

沈铎闻言,愕然的睁大了眼。

这件事他还是头一次听说。

“我早已和你娘细说过,你爹也是点了头的。”贵太妃见沈铎惊讶的模样,温和的笑道:“怎么,你不愿意?”

沈铎定了定神,脱口而出道:“咱们家这么快就站队?”

“于理这是皇上的要求,咱们不好拒绝;于情,阿妧为了替嵘儿查清真相,花了不少心思,险些搭上性命,这是姑姑该做的。”贵太妃耐心的解释。

自她入宫起,沈家便做好了准备,如今不过是换人押注到了阿妧身上。

沈铎默然。

“我知道你先前曾答应过阿妧,说是帮她出宫。可她有了大皇子,对皇上也并非没有感情,怎么好轻易离开?”贵太妃柔声道:“若你觉得亏欠阿妧,以后便好好扶持大皇子。”

虽说沈铎是自家侄儿,无论他是否曾喜欢过阿妧,如今都是不能有的念头。

“是,侄儿记下了。”沈铎心中转过许多念头,最终还是归于平静。

若嵘儿没出事,阿妧能在她身边长大,或许铎哥儿和阿妧并非没有可能——

如今确实不能让他有任何非分之想。

目送沈铎离开,贵太妃望着他的背影陷入沉思。

皇上提出让阿妧认干亲,是想让阿妧的出身好些。如今张皇后已经被架空,阿妧已是贵妃,已然是后宫最尊贵的人。

难道皇上还要再升一升她的位份?

贵太妃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若是如此,皇上为了阿妧可真是煞费苦心。

她唇角弯了弯,露出一抹释然的笑。

阿妧,终究是幸运的。

***

阿妧在清凉苑中养病,待她好些时赵峋将大皇子抱了过来,将她们母子保护起来。

宫中发生了许多事。

冯太后罪名已定,戕害先帝皇嗣、下令追杀瑞王妻儿、谋害今上皇嗣,撺掇端王谋逆,绑架昭贵妃和大公主等等……她的罪名几乎写满了整本折子。

这还只是放在明面上的。

当初卫容华怀胎小产,亦是冯太后命李修仪做了手脚,那孩子并非皇上亲子,是冯太后安排了人迷-奸了卫容华。这等宫闱丑事,自然不好传出去。

除此之外,温昭媛亦是恶贯满盈,她参与戕害先帝皇嗣,参与了多次谋害宫妃、嫁祸他人等等。

冯太后见大势已去,抢先服了药,于永寿宫自绝。

温昭媛在宗人司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皇上特意“优容”,等秋后再处决她。

至于张皇后,因她大义灭亲揭发自己姨母,也并未害过人性命,赵峋保住了她的皇后之位,也促使曾跟着冯太后的人,纷纷主动认罪悔过,以求保住家族。

至此,冯太后在前朝后宫的势力,全部土崩瓦解。

前朝的事有赵峥帮忙,赵峋才能腾出些功夫回去陪阿妧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