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3页)

各个班负责的试卷都是各个班老师负责修改的,林婉清拿着红笔,对比着黄老师发给的答案一个个的批改。黄老师一直都在观察她,看到她这样,眉头皱得死紧。

温馨改完数学作业,无视林婉清求救地眼神,将成绩表交到黄老师处后便回家了。

这几天都是阴天,一点太阳都不出,北风呼呼地刮着,刺骨的阴冷。穿得薄了,手脚被冻得生疼。

温馨回到家,到厨房的锅里打了一晚生姜水喝。这是入了秋后她们家的必备。生姜是家里自己种的,一分钱也不花,冬日里从外头回来盛上一碗,喝后又驱寒又暖身子,就连最小的温佳茂都能喝一小碗。

喝完了生姜水,温馨去堂屋,堂屋的火塘里烧着火,温刘中坐在最里边抽烟。赵文英坐在靠门的地方纳鞋底,卢春柳在翻放在火塘里烤着的红薯跟土豆。

红薯跟土豆烤了有一段时间了,卢春柳先取出来红薯,在地上拍了怕灰,再将红薯拍成两半,一半递给嗷嗷待哺的温佳茂,另外一半递到温馨的手上。

火塘里放了四五个红薯,温馨也就没客气,接过来剥开皮便吃,烤红薯又糯又甜,还有些烫嘴,温馨烫得一直往外面哈气,却一点也舍不得吐出来。

好不容易不烫了,温馨才开口问道:“我大哥去哪儿了?”

卢春柳把剩下的红薯分给公婆:“上山去了,说什么这个时候山上有野兔子野鸡的,要去套两只。”

赵文英剥着红薯皮:“天天扯那些蛋,那些兔子野鸡是那么好套的啊?多少人天天在山里转悠都没套到一个呢。”

卢春柳附和婆婆:“说的就是呢,说他也说不听,在家他也闲不住,就让他去呗。省得在家烦人。”

卢春柳跟温庭的感情好,然而再好的感情天天这么看着也烦。

说着话吃了红薯,卢春柳把火塘里的土豆都捡了出来,剥干净放在大碗里,去厨房切了香菜葱花以及秋天时自家用芥菜做的酸菜放进装了土豆的盘子里,加入盐酱油辣椒香油等东西调味,再用勺子把土豆压成泥跟调料混合均匀,再拿几双筷子回到堂屋,一人分了一双筷子,一家人夹着这样子的土豆泥吃。

这样的土豆温馨是头一次吃到,卖相并不好,但却一点也不影响土豆的美味。

赵文英一边吃一边感叹:“早几年啊,这土豆也是救命的粮食,那时候恨不得一天三顿都吃土豆红薯。那时候谁家要是敢闲着没事烤红薯跟拌土豆吃,那是要被戳着脊梁骨说的。这日子啊,可真是越过越好了。”

卢春柳也露出了笑容来:“小时候还真没人敢这么吃土豆,那时候的土豆都是当粮食吃的。也就这几年家里不那么穷了,才敢这么吃。哎哟,这辣椒放多了,有点辣。”

温刘中一直不参与女人们的话题,闻言也参与进来,道:“这样才够味呢。”

温馨含笑听着他们说话,把温佳茂掉在衣领上的土豆用手指弹开,顺达给他擦了擦嘴。

一碗拌土豆泥吃完,温刘中抽起了他的旱烟:“昨天我们上镇上开会,镇上说要修路,村村都要通。咱们村就在大马路边上,路是之前就修好的,陆书记的意思是让咱们趁着这个冬天把底下各个村的路都修出来。”

“修路啊,这是好事啊。”赵文英道:“你明天把那些队长叫来开会商量一下。要是行趁着明年还没种地就开始修,修一两个月也就修好了。”

温刘中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别的村倒是没有问题,只有贾村,他们那个村里是能偷懒就偷懒,恐怕他们不愿意。”

贾村是整个虞山村大队最穷最懒的村,从生产队长到队员,能不干活就不干活,他们也从来不求吃饱饭,只要饿不死就行。

闹灾荒那几年整个县里就贾村饿死了人,温刘中作为大队长,被镇上领导们连续传唤了两周,每天一从镇上回来就趴在桌子上写检讨。

这件事过后贾村的人是有了点改变了,但也只是那么一点点而已。

每到农忙的季节,温刘中这个大队长还得每天到贾村去监督着,就怕一个不小心再出现贾村饿死人的事情。

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那就不管他们了,懒出虫的东西。”作为温刘中的妻子,赵文英特别心疼他。一想到农忙时自家男人在监督完村里的事后还要去贾村一趟,每天回到家都得半夜,赵文英就恨得牙痒痒。

温刘中没吱声。

过了好一会儿,他又道:“馨馨啊,你跟我说一下,林婉清在学校里表现得怎么样?前几天老黄去了一趟大队部,跟我们说她教书不行,学生什么都没学到,这是真的?”

林婉清进学校当老师的事情虽然不是温刘中一手促成的,但也是经过他点头同意的,再加上她跟他们家还多少有点亲戚关系,林婉清要是在学校做的不好,温刘中多少面上有些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