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人生忽然天翻地覆(第3/4页)

简泽谦听得若有所思,简建言却轻轻叹了口气。

他道:“她没说太全,但说的都是真的。温家是一个很特别的家族,我当时在那边工作的时候,温向荣帮了我们很多……”

简泽谦问了一个跟何泽一样的问题:“他们既然放不下,为什么不回来呢?”

“因为有心结。我这么跟你说你就懂了,”简建言看着简泽谦,“温老先生是那个年代出的国。可说出国其实也不太准确,他是逃出去的。”

“逃?”

“是啊,”简建言一叹,“不逃,他们一家子可能都没命了。”

这是一个有些长的故事。

温家祖上十分富贵,国内第一批出国留学的人里就有温家人。

温澈的太爷爷,也就是温老爷子的父亲,同样是留学背景,是一位老革命了。

他主管情侦工作,立下过许多了不起的大功。

可能是因为出身富贵以至于太过外露了,也可能是温家人骨子里那种优容太过特别了。那个年代,浪潮起来时,留过学的温老爷子的父亲首当其冲。

简建言道:“其实是小人作祟,而小人的势力又太过强大了。再加上许多事都赶到一起了,时运不济,温家就这么遭了殃。

“当时温老爷子才二十,十分聪明,是被公派出国留学的。

“那个年代你也知道嘛,都穷。温老爷子的哥哥有两个儿子,都几岁而已。温老爷子疼侄儿,特地在国外买东西寄回来了。

“本来风声就紧,他还从国外寄东西回来……”

简建言叹气道:“留学第二年,温老爷子接到信,说是家里人都不好了。他紧赶慢赶,回来时爹妈已经没了,兄嫂也都被下放了,两个侄儿被虐待得不成人样……

“家一下子就散了。

“不等他想办法,兄长也不好了……”

简建言叹气道:“温老爷子年轻气盛,差点也折在里头。还是他父亲的老战友们帮忙,才把他送了出去。

“后来温老爷子几经辗转把两个侄儿也接出去了。这两个侄儿就是温向荣和温向丰。

“老爷子心里肯定是有气也有怨的,所以两个侄儿跟他很快就入了籍。那个时候,他不入籍也不行。不入籍连工作都找不好,又靠什么养活他自己和侄儿呢?

“老爷子心里一直有愧,觉得是自己害了家里人。

“当时老爷子在国内已经有未婚妻了,这一波浪潮一来,还没成婚的小两口也散了。老爷子终生未婚,把侄儿当儿子养大了。

“至于温向晚……她是老爷子哥哥的遗腹子,是后来才被老爷子找到的。所以温澈说她要叫温老爷子外公,其实不太对,严格说起来她应该叫二外公。”

“那段时期过去后,温家很快平了反,也得了公道,但有些事还是回不去了……”

“老爷子其实很早就冷静下来了。所以温向晚这边,他宁愿一年年地让她两地跑办手续,也不肯让她入籍。

“她一旦入籍了,一家子都在国外,温家可能真就慢慢跟国内断了。

“原本温家是打算回来的了,就从温向晚这里开始。但温向晚大学毕业才刚回来不久,就所遇非人,大受挫折,很快又回去了……”

简建言摇头叹息。

“后来的事大概就如温澈所说。

“老爷子心里有心结,嘴上却从来不说,是个十分硬气的人。

“温家人里,敢在他面前肆无忌惮地戳他心窝子的人也就只有温澈了。”

简建言想到这里,忍不住想笑,“其实阿迟是个很特别的孩子。她在演讲里不是总习惯说自己是ABC吗?因为小时候她一直分不太清这个概念。

“她以为她的身份是随着她妈妈走的,其实不是。

“人的身份是会变的。阿迟出生时,温向晚还没拿永久居留权。她出生后不久,温向晚一方面是对国内冷了心,一方面也是职业所需,很快就拿了永久居留权了。

“阿迟的身份就是赶在这两个时间点中间办的,”他唏嘘道,“还是我亲自办的……”

简建言说完这个长长的故事,又看向简泽谦,“温家人私下做过很多事。国内出去交流的学生也好,投资的企业也罢,在当地遇上事了,很多都是温家人帮忙奔走解决的。

“老爷子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在国外立下了偌大家业,是地头蛇一样的人物。当地华人说起他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我当初初来乍到,他们也帮了我很多忙。

“温家人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十分讲究。这是个办了事、说了话也未必肯让你知道的,一家子君子风骨。

“这样的人好,也不好。好的自然不必说,不好的一点在于,他们未必会在乎物质上的东西,可精神上要的尊重感会特别强……

“泽谦,他们还在试探中,还有顾虑,可咱们是没有的。